嬴政听得是头皮发麻,这可是近百万人啊。
嬴政默不言语。
“禀王上,臣以为,二十万降军和八十万民扶应该遣散回国,以彰显我秦国之仁义。”又一位大臣出列道。
嬴政的小脸顿时就黑了,他没有想到秦国朝堂之上竟然会有这样的奇葩大臣。
我秦国战死如此多的将士才俘虏敌人二十万大军,八十万民夫。你竟然张口就说“放了”,如果不是在朝堂之上,如果他不是秦王,他真想脱下鞋子,狠狠地在这位大臣的脸上来两下,我让你“放”。
商鞅等内阁人员也是听得眉头一皱,魏冉更是双目发狠,蒙骜满脸的不愉。
“臣之见,二十万降卒当杀,至于民扶可让六国派遣公子来我秦国为质,再放其归国。”
“王上,我秦国是要覆灭六国,一统天下,开创万世太平的。定不能放虎归山。不然他们又会成为新的六国军卒,秦国之敌,为了以绝后患,杀之。”司马梗出列道。
嬴政有些头大,满朝文武的大臣,文臣意见不一。武将则是认为杀了一绝祸患,这是他不能接受的,在他的观念中,投降应该是免死的。
但是大臣们说得很对,在这战国时期,生产力低下,一个成年男子可是支撑起一个家庭,若是杀了这百万人,六国的农业生产绝对会瘫痪二十分之一。别小看这二十分之一,这会让六国许多人饿死,国家税收减少,动乱频发,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嬴政忽然觉得刚才说放了二十万大军和八十万民扶的那位大臣是多么的可爱。
这是嬴政不知道,在古代坑杀敌军俘虏,是一种相当常见的行为,历史上的项羽还在新兴城坑杀过秦国二十万降卒,这些列子数不胜数。
嬴政对着商鞅问道:“商君有何看法?”
商鞅禀道:“臣认为将其贬为奴隶或者和六国换取钱财。”
商鞅的回答比较中肯,七国基本都是这样处理的,秦国和六国都是有奴隶的,奴隶分为官奴和私奴。
奴隶的来源一般是犯罪的平民和大臣及其家属贬为奴隶,还有就是被俘虏的敌国士兵贬为奴隶。只是相对而言,秦国奴隶跟奴隶社会的奴隶相比,他们的身份地位已经有所提高。
将人贬为奴隶这种做法,嬴政是深恶痛绝的,毕竟他曾经生活在和平年代,在他看来这种行为是人性的扭曲。
对于将俘虏用来和六国换取钱财和粮食嬴政还能接受,但是对于这种处理方法不是很满意。
“禀王上:杀俘会让六国之人对我秦国恨之入骨,天怒人怨。依臣之见,欲灭其国,先灭其臣。”
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亮站了出来,向嬴政禀道。
本心烦意乱的嬴政,一听诸葛亮的话,顿时来了精神,终于来了个不杀俘虏的了。
商鞅等人也是意外的看着大殿中央的诸葛亮,不知他此话何意。
嬴政朝诸葛亮点了点头,诸葛亮转身对着商鞅一礼道:“敢问商君,兴国者,何种人也?”
商鞅想都不想就回道:“尚贤者,政之本也。”
诸葛亮一礼,又对魏冉礼道:“敢问穰候,领兵者,何种人也?”
魏冉道:“兵法云:能领兵者,谓之将,能将将者,谓之帅。”
诸葛亮又谢,对着嬴政恭敬道:“强国者,贤臣也;领兵者,帅才也。若六国无贤臣,无帅才,百万俘虏,秦之民也。”
嬴政听明白了,商鞅,魏冉等人也听出来了,诸葛亮这是要用百万俘虏换六国的能臣帅才啊。到那时,秦国越来越强,六国反而越来越弱。
至于六国会不会答应,这是阳谋,他们不得不答应,六国君王要是不答应,六国百姓会让他们的王位坐不安心。
嬴政望着下方的诸葛亮是越看越满意,能有其为臣,真是三生之幸。
嬴政扫视一圈殿下群臣,威严道:“今,孤决定成立一府三部。一府为天策府,天策府为秦国智囊,可参与军事,可协助政务,为秦国发展出谋划策。诸葛孔明,西征期间,一计灭杀十余万匈奴人;后又出使月氏,促成秦月连盟;又为司马错出谋划策,攻伐羌族;以及同白起定下诱敌深入之计;到今日的强秦弱六国之策;一桩桩一件件,足以证明其有资格和功劳担任天策府府主一职。”
嬴政说完朝臣惊骇,他们没有想到诸葛亮还没有一官半职,就立下如此多的大功劳,望其眼神,如同在看一位活着的智慧神明。
商鞅也是注视着云淡风轻的诸葛亮,嬴政说的这些,有的他有所耳闻,有的不曾听闻,他知道诸葛亮来历神秘,深受嬴政看重,想其能力应该不凡,没想到还是太过低估了,这那是不凡,明明是超凡啊。
“诸位臣公,可有谁反对?”嬴政淡淡道。
“臣等无异议。”群臣道。
“臣,反对。”
一道突兀的声音出现,尽然是刚刚说放了百万民扶的那位大臣。
嬴政平静问道:“李大夫有何异议?”
李大夫是一位中年男子,穿着四品官服,嬴政问话,不慌不忙,出列恭敬道:“成立天策府,尚无先例,故臣反对。”
嬴政威严而又不容置疑道:“孤的话,就是先例。”
李大夫又是一礼,道:“臣再无异议。”
说完便退了下去,众位大臣一愣,这算是虎头蛇尾吗?
唯有商鞅、诸葛亮几人将此人记在心里,嬴政也是多看了其两眼,才道:
“诸葛亮听封。”
“臣在。”诸葛亮躬身道。
“封诸葛亮为天策府府主一职,官居正二品,月俸三百石。天策府谋士以其功劳分为九品到一品。另外,孤,特准你上朝不穿官衣,不戴官帽,可以穿八卦服,持羽扇上朝。”嬴政道。
诸葛亮恭恭敬敬一礼,有些感动,他没有想到嬴政会为他说出可以不穿官衣、不戴官帽上朝,这种荒唐的话来。这一刻,他才发现,嬴政虽小,但是其心胸,其用人不疑的态度比之刘皇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朝中大臣望向诸葛亮的眼神意味深长。
https://xianzhe.cc/book/11384/283663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