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岌也正是知道孟知祥时日无多,欲先安定蜀地,这才否决了诸将乘势南伐的建议,先班师还朝。
……
三十多名刚从晋阳书院毕业的学生军被分配到了沽口水师和登州水师。
大唐人对于海洋并不陌生,在大唐海外贸易兴盛的时期,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每年都会有数百艘来自天竺、波斯和大食的海船抵达中土。
不过,这些海只一般只会到达广州和泉州,只有部分船只会驶入长江,到扬州进行交易。对北方人而言,大海和航海都是十分遥远的东西。
现在,李岌以大沽河口和登州两地为基地,开始兴建码头和造船厂,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两个水师营。
其中登州水师营是从前唐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
另外就是近海养殖业。
海带和紫菜、海白菜等含碘丰富的植物作为防治“大脖子病”的主要食品,被列入了军方保障物资的清单。随着需求大增,光靠捕捞已经难以满足需要。
相对而言,北方的造船业水平极差,甚至还不如渤海国和高丽。
这些学生前往沽口和登州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帮助提高这两地造船厂的制造水平。
登州营所装备的战船都是几种近海船,无法适应远航的需要,而李岌的期望则是那种能够航行远海的风帆战舰。
华国内河船的建造工艺水平很高,但是在海船制造方面要差了许多。内河船是平底船,吃水浅,却是无法胜任远海航行的要求。海船的要求是尖头,呈V字形尖船底,吃水很深,这样才不易倾覆,便于在大海上破浪前进。另外,海船的结构需要更加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以加强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大船要采用多桅方式,便于使用多面风。
沽口和登州水师营的建立对于大唐而言意义深远,这表示帝国未来扩张和发展的重点开始逐渐从陆地向海洋方面进行转移。
码头和船厂在扩大,与南方的海上贸易也开始慢慢地开展起来。
沽口和登州营一筹建李岌就给了每营六千兵员的编制,也显示出他极大的雄心壮志。水师营的强大不仅是建立在人员的训练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装备。
这是李岌经常给这些学习水师的学生们的告诫。
海上战争的结果,装备的优劣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为了加强造船方面的管理,朝廷在沽口和文登设立了造船监,很奇怪的是两处造船监却不归少府监管辖,而是被天子指定由军器监统管,等于说是这两处造船监算是军器监所直属的军械制作工坊。
另外就是木料的来源。北方由于多年的开发,已经几乎不见那种适合制作大船龙骨的巨树,这种巨木都需要从南方采买而来,经过数年的干燥才能合乎使用。
这是目前两处造船监最大的开销之处。
不过,听天子说过,闽地外海不足二百里外有名为虾夷的大岛,岛上巨树参天……
https://xianzhe.cc/book/9950/245750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