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乌古斯老爷子又兴奋地走回擂台之上,大声说到:“诸位乡亲,今日小女擂台比武招亲一事已有结果,小女相中之人正是这位少侠——李客!”
李客听到此处,早已是高兴得有些喜出望外!台下瞬间爆发出了喝彩声,不仅仅是祝贺,更多的是被李客精湛的武艺所折服。
擂台下人群中一个年轻人缓缓地说到:“三郎,原来咱们的救命恩人,名叫李客!”另一个年轻人听罢轻轻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就这样,李客与月娃择良辰成了亲,一年后他们的孩子出世了,取名李白,字太白。
神龙政变后,李白随父母入了川蜀,因李客惧怕被李三郎继续追杀,故一家人始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李白自幼聪慧,李客对其也是悉心调教,并反复告诫李白,无论何时切不可轻易提及自己父亲的姓名。
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李客因终日奔波,心中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终于病倒,久病不治,最终与世长辞;月娃承受不了此番打击,终日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也随着李客走了,临终前,托付李白即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动身,前往神都寻找其师傅裴旻。
可此时的李白除了好剑术,更喜赋诗,年纪轻轻却已是远近闻名,加上其为人洒脱,好交友,故即便没有了父母,靠他人接济,也能勉强度日。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是十年之后,此时的裴旻已年过五旬,早已是双鬓斑白。自神龙政变之后,裴旻鲜少外出,曾因突厥入侵,亲赴镇守北平郡,参与了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官拜左金吾大将军,可每次退敌后,裴旻又再度隐世。
裴旻见了李白,心中大为感慨,年方二十五的李白站在自己身前,正如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李客时一般,英气逼人、风华正茂,唯一不同的是李客嗜剑如痴,谈论武学,滔滔不绝,而眼前的李白却更好诗文,虽武艺卓绝,可比起他的父亲,剑术上确实有所不及。
裴旻兑现了与李客的十五年之限的约定,悉心调教了李白五年剑术,可二人正打算一决高下之时,裴旻却一病不起,最终只能含恨在小茅屋中悄然离世,“剑神”与“剑圣”之战,谁高谁低,终无结果。
裴旻去世后,李白黯然神伤,不久后想要入仕,可奈何始终无门,不得已只能继续仗剑游历天下,先后结识孟浩然、杜甫等人,可相较之下,李白的才华更令诸人拜服,数年间,李白已名声大噪,名满天下。
天宝元年,贺知章对李白交口称赞,李三郎方才看了李白的诗赋,顷刻间,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日,李三郎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李三郎向其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李三郎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可好景不长,后来李三郎识得了李白身份,自此态度一冷,渐渐疏远;虽偶有相聚,但已大不如前,只是欣赏其诗文才华,却不托于实事。
李白虽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为人洒脱、才华出众、天资聪慧、武艺卓绝,侠义心肠,人称“诗仙”,可奈何却始终郁郁寡欢。
李三郎曾邀李白入宫奉宴,让其为杨玉环作诗,虽然李白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名篇,可李三郎对李白却也如往日一般淡漠。
李白无奈,只能继续仗剑走天涯,游历山川大河,期望活出自己的一份洒脱。
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此时,年事已高的他,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临终歌》交给了李阳冰,最终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一岁。
到了此刻,经历了神都七日那场劫难的所有人,皆归于了尘土,我们的故事也就讲到了这里。
(全书毕)
(本章完)
https://xianzhe.cc/book/9073/22642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