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名叫“龙堌坡”的地方,金吾军第一次遇上宋江义军的阻击阵地。
听到许猛传回来的消息,蔡仍亲自跟着踏白上前去查看了一下这支宋江义军的情况。
随许猛消无声息的来到一处小土丘后面,蔡仍拿起望眼镜观察这伙义军。
仔细观察了一会,蔡仍确定,这伙宋江义军应该只有一百人左右,没有马军,从对方如临大敌的架势上,蔡仍已经可以确定,对方必然已经发现他们金吾军,而且,很可能是因为怕金吾军的马军咬杀他们,才不得不占据坡上的有利地形狙击金吾军的。
蔡仍很快就回到自己的指挥部,然后将自己的五个都头叫来商量如何拔掉这个阵地。
与五个都头讨论了一会,蔡仍很快就制定好了攻击的方案。
二都在都头牛皋的带领下从正面进攻,三都在都头王胜的带领下从左面进攻,四都在都头张哮的带领下从右面进攻,一都和马都随蔡仍殿后,同时充当预备队。
金吾军的军官,全都是蔡仍通过层层选拔而选拔出来的。
不过——
虽说蔡仍自诩还算公平,但实际上蔡仍多少也有些倾向性,张宪和王德就不说了,只说第二都的都头牛皋和第三都的都头王胜,在他们二人身上,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可以说,牛皋和王胜一进入金吾军,就受到蔡仍的密切关注。
为何?
原因当然是蔡仍对这两个名字有印象了,不,更准确的说,蔡仍已经可以确定他们是谁了。
前者,可是《岳飞传》里的一个极为核心的人物,小孩子都知道。
只不过,在《岳飞传》中,牛皋就是个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插科打诨的笑料,和《说唐》里的程咬金有一拼。
而真实的牛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牛皋,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很懂兵法,且足智多谋,是一个很厉害的虎将。
历史上。
金军入侵后,牛皋加入抗金队伍保卫家乡,因为箭法高超,牛皋初为射士,并履立战功。
因此,牛皋很快就脱颖而出。
因为武艺高强,且为人豪爽耿直,在主力被打残了之后,牛皋蹬高一呼,应者云集。
在那之后,牛皋就组织民众在平顶山一带阻击金军,屡有胜利。
后来,牛皋更是凭功升到了保义郎。
杜充任东京留守时,牛皋在鲁山讨伐势力强大的贼寇杨进,三战三胜,累次升迁为荣州刺史、中军统领。
金军再次进攻京西,牛皋与敌大战十余次都获得胜利,升为果州团练使。
金军攻江西,自荆门北撤,牛皋率部埋伏在宝丰的宋村,将金军击败,升和州防御使,充任五军都统制。
牛皋又与金将孛堇战于鲁山邓家桥,将孛堇击败,转任西道招抚使。
伪齐向金请师入侵南宋,牛皋在险要之地设伏,亲率大军驻扎在丹霞等待来犯之敌,然后设伏兵擒获敌将郑务儿,升为安州观察使,不久任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
从这些辉煌的履历上不难看出,牛皋此人有勇有谋,乃是统兵大将,不是谐星。
事实也正确实如此。
后来岳飞统管江西、湖北军务,决定由襄汉进军中原收复失地,牛皋奔赴临安面见赵构,力陈刘豫必败,中原可复,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自那加入岳家军。
加入岳家军之后,牛皋和岳家军全都如鱼得水。
牛皋年长于岳飞,加之战功卓越,因而颇得岳飞敬重。
自加入岳家军起,牛皋就一直担任岳家军的副帅,岳、牛二人并肩作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金史。
生擒王嵩,活捉杨幺,四败金兀术,后来金人在战场上见到牛皋,都非常敬畏,常常是不战而溃,在岳飞的指挥下,牛皋率部所向披靡,直抵黄河沿岸,在攻打许昌、汴京的多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战屡胜,为收复中原失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功劳最大,牛皋被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牛皋管理一切事务。
史上的牛皋并没有“笑死牛皋,气死兀术”与金兀术同归于尽,而是被秦桧毒死的——秦桧杀害岳飞后,牛皋对岳飞冤死忿忿不平,又坚决反对宋金议和力主北上恢复中原,屡屡得罪秦桧,于是,秦桧密令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
牛皋临死前悲愤地说:“牛皋年六十一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马革裹尸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将军气节高千古,震世英风伴鄂王。岭上云霞增慷慨,洞中风雨起凄凉。泪浑野草生红药,骨瘗青山化凤凰。老桧至今遗恨在,裹尸何必向疆场。
这牛皋可是丝毫不弱于张宪、王德的统兵大将。
而且,牛皋人也忠义。
试问,蔡仍如何能不对牛皋另眼相待?
至于王胜,名气虽然不如牛皋、张宪、甚至王德大,但他的能力和人品丝毫都不输牛皋、张宪、王德。
人人都知岳家将,却不知还有韩家将。
岳家将里有牛皋、张宪,韩家将里也有王胜、解元。
王胜在韩家军里的地位几乎就等同于张宪在岳家军里的地位。
历史上的王胜,绰号“黑龙”,他是韩家军里资格第二老的将领,他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打了很多大仗,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而且,王胜不仅作战勇敢,为人也正直,他攻下海州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扬。
更关键的是,王胜此人是有名的忠义——跟张宪一样忠义。
绍兴十年,赵构御笔亲授和州防御使赵璩(赵构的养子)节钺,封吴国公。赵鼎反对,称赵瑗(也是赵构的养生,即后来的宋孝宗)所封的建国公是小国,而赵璩所封的却是大国,主张给赵瑗建节,或封一等小国,以安人心。赵构说:“都是小孩儿,且与放行。”但最后在赵鼎等人的坚持下,赵构不得不收回封赵璩为吴国公的成命。
https://xianzhe.cc/book/8641/215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