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我只好收起我的不知名的愤怒,再崩溃也挽回不了局面,但生活还得继续。
这件事情让我知道,不管是接受现实还是挑战命运,都是我们的一种让自己充实的方法;我们过的好与不好跟方法无关,它取决于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逆来顺受永远不是最安心的生活方式,当你处于自认为很悲观的境地,不要试图愤世嫉俗和甘心承受,你要想到现实,这样才能变的脚踏实地。
我没有急着去想以后怎么办,总感觉一切要变了,还是把时间多放在这些朋友身上吧,这是最后一次能在一起呆的最长时间了,我变的伤感起来!
说起伤感,就要谈到孤独!
虽然总和他们几个待在一块,我却时常感到独孤,我的这种状态很大原因是在学校里培养成的。
从中学到高中,六年时间我从什么都不懂变成了什么都不想懂,那时候最容易被灌输单一思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乎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和“要学好”扯上关系,老师们能十分准确地抓住大部分学生的软肋,他们懂得什么时候煽情,什么时候严厉,什么时候和蔼可亲,对你说父母有多希望儿女成才,为了明天的一切更好,诸如此类,把你说的恨不能立刻就去抛开所有杂念,埋头苦读,不考上清华北大都对不起自己似的!
这就是我的软肋,别人一软磨硬泡我就玩完,非得陷进去不可,所以我那时有一阵偷偷暗下决心好好学习,结果由于我太笨,不能把知识都掌握住,我变的灰心,而后转为经常幻想,幻想一些东西,一些现实生活不大可能实现的事情,越幻想越深,越深越不能自拔,最后我得到了伤感!
你可以想象一下,老师为了能让你在他胡言乱语之前和他产生共鸣,把自己仅有的最后所剩无几的多愁善感显露无疑,不管害不害臊,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职业精神。
刚升初中那会儿,我一没出过门的小屁孩,突然要独自面对陌生的一切,在离家几十里外的寄宿学校上学,好长时间都没适应过来。记得刚开学没多久,一次语文课,我们在学《背影》,课前一支歌不知道是谁提议唱《常回家看看》,本来就想家的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可能好多人和我感觉一样,这首歌唱的死气沉沉的,在讲到那位老父亲把儿子送到月台,回头步履蹒跚的时候,老师停了下来,跟我们唠起了温馨,语气缓慢委婉,甚是煽情,不然怎么会说父爱重如山呢?我们被这种情绪带入其中,有种心酸的感觉,当他再一次让我们唱那首歌时同学们早已泣不成声,我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哭的稀里哗啦的。总是在这种氛围里学习,状态怎能好的了!
就连开家长会的时候也特会煽情,老师首先让我们写致父母的一封信,然后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抽几篇最感人的信让同学当着家长的面读出来,其中就有我,因为我那时是个乖孩子,老师的话就是天,所以写的特动情,平常对爸妈不敢说的话一股脑的全都出来了,可想而知,我爸妈有多么感动,这还没完,之后,老师把我写的信刊登在了学校的校报上面,然后又不知怎么鼓励我又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作文的题目,叫《风中的思念》,写的是想我的妹妹了,我每次回家却都能互相看见,有什么可想的呢?我备受折磨,心虚的恨不能把头藏在肚子里。
以后的时间里,我越发的排斥这种冠以爱之名以的精神慰藉,压力特大,好在我找到了转移这种情绪的方法,就是怎么放松怎么办,结果由于太放松了就没有收回来,变成了这个结果,高考的不理想也有很大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哎,我的高考,我的姑娘,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碎片,我的不值一提的故事,我的一切该什么时候结束呢?
https://xianzhe.cc/book/8429/211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