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二章.即将开始旅行
-
——原罪。
在人类历史中,“基督教社会”与此地的雪行者社会颇有相似性,包括“罪感”。
在《基督恩典和人的原罪》中,奥古斯丁对人的原罪进行了论证。
奥古斯丁认为所有的人都“继承”或者说“遗传”了始祖亚当夏娃的罪,也就是说人人生来都是罪人。
其意思是:人不是因为犯了罪才成为罪人,而是因为人本身是罪人,所以才犯罪,人生来就有受罪奴役的性情。“原罪”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原罪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是使人难以自拔的原因。
尽管“原罪”一词是奥古斯丁的首创,但后来的神学家也纷纷对原罪进行了诸多定义。
基督教教义传统一般认为,原罪这个概念是对罪的进一步规定,是人疏离、背离上帝的状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生育遗传下来,没有人被排除在外。原罪不是一种实罪,亦即不是现实的罪、个别的有罪的行为,它是一种处境,是疏远上帝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是个人生活中一切个别的有罪行为和疏忽的根源。
而与人类基督徒的不同之处在于,雪行者们的“罪”有着更加清晰和具体的证据:
眼下的一切。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罪的恶果。
正是因为坚信着自己需要赎罪,他们才在这片土地上忍辱负重地生活、繁育后代,期待着被解救的一天。但也是因为这种信念,他们大多不懂得为自己的利益而争,也不认为获得幸福是毕生追求。
而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堆砌在无数尸体和欲望的血泪之上的,没有企图前进的渴望,就难以步步走向高塔之巅。
-
莫石坚定地望着曼卡·金狮,决定必须要说服这位国王赞同自己的观点。
不过,曼卡·金狮神情自若。
“所以,你是‘徭役替罪派’的。”
国王朝后坐直了身子,靠在椅背上,双耳竖直,露出一点儿得意的表情。
“你们认为神创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大地,人是神的仆人,为了装点他创造的世界而活——因此就算是受到惩罚的雪行者,也依旧不能忘记自己本初诞生时被赋予的责任——也就是说,要耕种,要灌溉,要饲育牲畜。”
莫石有些吃惊,他本以为国王不会如此清楚这些神学讨论……
毕竟,曼卡·金狮的确很少提到这些。
当然,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自找麻烦。
中世纪的至北之国,划地为城,各家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征税度日,国王也就不过如此。变革意味着利益置换的风险,挑战古老道德观念和神学体系更是难上加难。
莫石不是不明白这些。
但现在他从国王的口吻中窥知了一二:
曼卡·金狮不是真的不想试着改变。他只不过囿于重重的惯例之中,没有恰当的契机便无法突围。
“可是您瞧,我们的这个国家,”曼卡伸出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地图,“那么寒冷,那么贫瘠,肉食果腹都成问题,谈何灌溉耕种。因此我也不得不承认,‘徭役替罪派’的想法或许并非上神的想法,上神不过是要我们在这片没有希望的土地上苟活。”
“这正是我希望弄明白的。”莫石回答。
“你是指耕种?”曼卡的确有着杰出的头脑。
“是的。”莫石点点头,“如今至北之国的子民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八分来自兽肉,二分来自‘甜根’和‘沙薯’这两种作物。”
甜根和沙薯类似于莫石记忆中的番薯、土豆,都是以茎块为食用部分的农作物。
——也是至北之国唯二的主食作物。基本上家家户户在后院种植,但很少能看见成片成片的大规模农田。
但他听说南方有几块土地却是以这两类作物为税收,而不强征兽肉。
“如果农作物可以得到推广,那么人民就不必冒着生命危险猎杀凶兽。”莫石站起来,走到地图边,“而农作物种植的最重要条件,一是温度,二是水源。我听说南方虽然相对温暖,但却时常遭遇水患,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既然如此,依我所见,第一步应当要修缮河道,治理水患;第二步则是寻找在北方开垦农地的更多可能性。”
https://xianzhe.cc/book/8302/208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