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电影,总是叙事清楚,绝不拖泥带水,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
优秀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条件,还要有一个新颖鲜明的科学内核,演绎起来即便似是而非,也要能够自圆其说。
如果说《阿凡达》是软科幻,《盗梦空间》是软硬兼顾之科幻,那《源代码》就是纯粹的硬科幻。
科学原理涉及到四个方面:心理学、计算机编程、神经医学、量子力学。
假如想像一下,有人报给你一个手机号码,要你马上打过去,你重复一遍,顺利拨出去,等到你和对方通话完毕,再回想这个号码,是否已经基本不记得了?
人的大脑就是有这样的短期记忆机能,视觉、嗅觉、听觉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大脑先放在一个特定记忆区中,在一定时间内,这些记忆非常鲜活,一旦超出时间,后来的信息就会覆盖原先的信息,虽然其实仍旧存在于大脑皮层中,但你要想提取出来就很困难。
导演设定所谓的“8分钟”,就是建立在这一心理学研究基础上。从火车上的乘客肖恩死亡那一瞬开始计算,他有8分钟的记忆残像,由于他的神经细胞没有完全死亡,所以这些信息,被军方想办法提取出来。
在原先一些科幻中,这些信息不过被还原成图像而已,并且还是残缺不全的、凌乱的图像。但在这部影片中,这些信息被处理成了计算机数据,就像一个单机游戏,并且神奇的是,这些数据具备自运算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具备人工智能,能自行根据不同情境产生合乎逻辑的变化,并且这还不是预先设定的。
所有悬疑要找一个人去玩这个游戏,在数据洋流中搜寻凶手的线索。这个人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能将意识编绎为程序代码;第二,有敏锐的侦察能力与较强的心理素质;第三,能在现实与游戏中随意切换。
如果影片中的科学核心仅是如此,那也并不出奇,但还试图对游戏世界的自运算能力作出解释,那就是量子力学中鼎鼎大名的叠加态。
薜定谔的猫早已脍炙人口,简单点说就是在量子层级上,一只猫可以既是活、又是死,只要没有有意识的观察者出现,死与活的状态就是同时存在的。
换到游戏世界中来说,由于没有观察者,这个世界同时存在无数种叠加态。所以主角每次进入的这个世界,其实都不同。世界分成了无数个,其实是在平行的不同世界中来回跳跃。
但剧情发展到最后,显然连军方都没有想到亲手发明的技术,分明就是通往平行宇宙的大门。在现实世界中,尽管理论物理中已推断出平行宇宙的存在,但谁也不知道如何与隔壁的宇宙串门。
https://xianzhe.cc/book/7820/199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