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仙者小说网 > 普天之下 > 第二章 瑞雪㈡.

第二章 瑞雪㈡.

“几位夫子。新出的《燕赵风闻》要不要?只要九文钱!”报童来到麻革等人面前推销。

“何时有了《燕赵风闻》?好大的名头啊!”陈庾奇道。他除了自家办的报纸。又买了几份不同的报纸。纷纷开始阅读起来。如今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那《燕赵风闻》名字起的极响亮。仿效他报的格局。却是真定史天泽所办。好几篇都是文人因他慷慨解囊救助贫民而写的马屁文章。顺便还提到史天泽对秦王臣服已久。ri盼秦军北上南下“光复燕云”云云。却不知真假。

“史氏所办之报。文章主旨落了下乘。差的太远了。”李献卿评论道。“报纸真是一件极好的创举。朝廷政举可风传天下。令官民百业皆知朝廷法度。不为污吏所掩。民间有不平事亦可直达上听。令jiān人无处藏身。利于吏治清明。人人都是御史。人人都是谏议大夫!看来秦王确有过人之处。”

“原来史某人也开始办报了。看来此人倒也不算太笨。”麻革不屑的笑道。“会借着办报为自己歌功颂德。只是对自己发家史只字不提。他怎不言史老匹夫曾将我河朔十万无辜百姓押至漠北为奴之事!”

那一边陈庾却读着《大秦新闻》道:“除夕之夜。贺兰山中一声巨响。惊天动的。五十里外清晰可闻。有人传言此乃雷公发怒。将降灾于吾国吾民。有无知小民人云亦云。妖言惑众。聒噪谣言。徒增纷扰。更有人入山膜拜以为祛邪。

枢密院副使郭大人、工学少卿余大人、朱大匠师等近ri接连辟谣曰:此乃工学及兵工场联合研制新式火器所致。

又有工学官员奉旨向本报透露。此新式火器。以火药催发。可shè二十斤铁丸弹。威力惊人。两千步外透墙而入。无坚不摧。虽百万雄城亦可一鼓而下。我军自此如虎添翼也!”

陈庾哑然失笑:“这是何等神兵利器。竟能两千步外透墙而入。还是二十斤重的铁丸?满纸胡言!这报上所说的时事。诸位只能信它一成。”

他这话真是说对了。工学联合贺兰兵工场在枢密院的主持下。正在研制火炮。只是大小官员及工匠们太想办成一件大事。不顾辛劳。竟在除夕之夜紧锣密鼓的进行秘密试验。结果发生了意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倒也证明这火器确实相当“厉害”。又因引民猜疑。官员们不的不登报辟谣。顺便将失败兵器的威力在纸面上提高了数倍。

而李冶正在读《中条见闻》。上面有一篇关于避讳的文章。正是他左手的陈庾陈大才子所写的大作。表面挑出古今避讳之逸事侃侃而谈。实是暗讽秦王赵诚。

“诚字就是秦王的名讳吧?”李冶恍然大悟。他并非不知道秦王的姓谁名甚。只是一直隐居晋北钻研学问。看了陈庚的这篇大作。才猛然想起。李冶原名叫李治。朝廷禁止平民和古代帝王同名。于是减去了一个点。改名叫李冶。唐朝的皇帝跟他隔了几百年。所以陈庾的这篇文章对他极有吸引力。

“赵诚就是秦王。秦王就是赵诚。什么讳不讳的。若是全秦国的人都因一人而避讳。那岂不是令所有人都竞相作伪?”陈庾高呼道。他这话一语双关。秦王名叫赵诚。若是大臣上表官员行文举子应试。遇到“诚”字都改为“成”或空一字。不正是让所有人不“诚”实吗?

陈庾是个愤世嫉俗之人。一向蔑视权贵。嗓门大了点。店内众宾客纷纷窃窃私语。向店家打听此胆大包天之人是不是活着太腻味了?文人的脾xing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说他们刚烈吧。并无上阵杀敌或者知难而上的勇气。避难阳首山一直是他们的首选;说他们怯懦。可是却又敢蔑视杀身之祸。敢言他人所不敢言。大概是爱名甚过爱命。

不料。窗外却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说的好啊!赵诚就是秦王。秦王就是赵诚。什么讳不讳的。名号就是让人叫的!有名与无名。当然是有名点好!”

只见窗外道边。不知什么时候立着二十余骑。个个挽弓佩刀。十分剽悍。当中一个三十上下的人。胯着一匹炭火sè的骏马。头戴一顶狐皮帽子。身上罩着长袍却不显臃肿。腰中也佩着兵器。气度不凡。众人眼前一亮。猜此人一定是极有身份。此人身边有一位少年人。正嬉笑着四处打量。看长相却与这气度不凡之人大约是父子关系。另一个书生模样的。却是满身书卷气。面露笑意。

陈庾感到有些后悔。心说自己以后的改改这个愤世嫉俗的毛病。当下躲无可躲。故意说道:“阁下如此说话。不怕秦王砍你头吗?”

“曹孟德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曹氏虽是一代雄主。文采亦成一大家。然终究不过一枭雄也。天下有德者居之。有勇者之护之。有才者治之。非以百万百姓供奉一人。任其奴役。国之将亡。亦不过是一家一姓将亡。君王若是昏庸无道。纵是败亡。百姓心中亦不存任何眷念。”那人却笑道。大有小看天下君王之气魄。

“阁下若是不急着赶路。不如进来同饮?”李献卿猜此人在秦国朝廷之中。身份应是极高。不想惹火烧身。便开口邀请。试探一二。

“正有此意!”那人痛快的答道。翻身下马。身后的众壮汉也齐齐下马。竟如同一人般干净利索。

唯有麻革脸sè苍白。不知如何是好。

注:天元术这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就是今天的“设x为某某”。又:

在李冶之前。小数记法离不开数名。如7。59875尺记作七尺五寸九分八厘七毫五丝。李冶则取消数名。完全用数码表示小数。纯小数于个处写0。带小数于个位数下写步。如0。25记作。这种记法在当时算是最先进的。西方在16世纪。小数记法还很笨拙。例如比利时数学家s斯蒂文在158年发表的著作中。把每位小数都写上位数。加上圆圈。如写作27847。这种记法显然不如李冶的记法简便。直到17世纪。英国数学家j纳普尔(1550--1617)发明小数点后。小数才有了更好的记法。

>/> >/> ,

https://xianzhe.cc/book/72924/28364620_2.html

本站地址:xianzhe.cc
最新小说: 红色官途 帝王传 身边有只小狐仙 纸扎店 暴宠狂后之夫狼太腹黑 甜心乖乖回家吧 温家女儿 重生之鬼才女王 全能皇后,驾到! 十好相公:犬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