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百二十二章:问天之祸
黑夜漆漆,乌云蔽月。
无泪城的城门是敞开的,城中处处都弥漫着似有若无的血腥味,呛得董永两人的眉头锁得紧紧。
本以为城内应该是人影攒动,哀鸿遍野的,没想到此时的无泪城竟然是死寂般地宁静。若非方才碰见过那天下第一铸剑师以及此刻存在于鼻息中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董永恐怕以为这座城池已经荒废了很久很久。
“小心!”董永的右手紧紧斜握着后肩上碧水剑的剑柄,而左手则拉着李若瑶小心翼翼地往城内走去。
夜风骤起,顿时间满城灯火摇曳,檐铃脆响。
董永蓦地止步,剑柄在右手中握得更紧了,眼前的情景有些似曾相识,因为危险来临前的前兆大抵都是这样的。
忽然“刺啦”一声,一间屋子瓦檐上的灯笼应声落地,在这狭长街道上伶仃地滚动着。望着那被夜风吹落的灯笼,李若瑶不禁喃喃道:“怎么会变成这样?”
董永也是倍感奇怪,这短短不到两盏茶的功夫,那老者以及报信之人哪去了。不仅如此,这样的街道除了空旷与淡淡的血腥味,竟连一个死人都没有。
晚风依旧,剪着零零星星的笼光。夜很深,董永与李若瑶往城中央走的步子却很重、很沉。
不知何时,夜幕远处隐隐传来了笛音,那笛音婉转清扬,时而如涓涓溪流般玎珰轻快,时而却如巨涛入海般波澜壮阔,叫人不自禁地随音而动,失魄丢魄。
甫走几步,董永便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不太对劲,连忙手指“叮当”弹向剑鞘,顿时一阵清脆的剑鸣贯入耳中,方才灵台有些清醒。这种魔笛的声音对董永来说是那么地似曾相识,因为当日在石凤城的时候,那梅松四友中的竹良天便是依靠魔笛蛊惑了整个石凤府的人,意图偷盗石凤典会的拍卖宝物。那时候若不是于婵叶手中有灵阴教的回神珑玉,恐怕自己与大多数一样,自始至终处于昏迷之中。
“这种笛音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董永低语了一句,那日他与那白衣前辈学过半日鸣箫,对声音极是敏感。其实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此刻的他在没有回神珑玉的帮助下能够安然无事,全然是那白衣前辈的功劳。凤凰山上白衣前辈虽然表面上在教董永奏箫之法,其实他在教授董永这些奏箫之法的同时,还参杂了一些吸纳闭塞之法。试想那日白衣前辈也是依靠着那箫声将童五郎等人逼下凤凰山下,这些吸纳闭塞之法与此刻听到的笛音相比,多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难道说竹良天还没死?”董永的眉头蓦然紧锁起来,因为他依稀记得梅松四友死在了乱礁湖畔的一辆马车里,明明死掉的人难不成借尸还魂了?且不说那竹良天的魔笛也被自己毁于剑下了……
就在董永苦思无果的时候,忽然城深之处传来了狰狞的怪笑声,那声音和着怪笛之音简直令人毛骨悚然、寒毛乍立!董永倒也清醒,此刻闻声,灵台只是随声一颤,就又恢复了清醒。惊忙中,只听“铿锵”一声,碧水剑便已出鞘!倒是一直站到董永身旁的李若瑶忽然双颊煞白如纸,“噗”地一声,鲜血竟沿着她的嘴角汩汩溢出。董永只觉左手一松,连忙往李若瑶看去,登时一惊,左手急忙拉拽,将李若瑶往怀中揽去:“瑶儿!”
看着李若瑶那失神的双眸,董永心中大呼糟糕,暗骂道:面对这样的笛音,瑶儿怎能守住灵台?都怨自己只顾着思索笛音的来源忽略了瑶儿!思忖间,急忙抱元守一,运起了《阴仙鉴》,将这一灵气以真气的形式朝着李若瑶渡了过去。他知道这《阴仙鉴》虽比不上其他的武学,但是在守护灵台方面有着奇效,那日石凤府与竹良天的魔笛之战,这《阴仙鉴》就曾在千钧一发之际保证他的清醒,救过他的命。
https://xianzhe.cc/book/72361/2800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