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就要提到他们的师父顾言,他一心修剑,手中的“碧水剑”更是连云宗中四大名剑之一,只可惜他鲜有世争,一直淡泊名利,宗内的人也就渐渐将这把碧水剑给忘了,宗内也就变成了三大名剑。至于其他三把名剑则是白棠峰首座宋成河的“追魂”、黄梅峰茹梅大师手中的“紫霜”还有就是青莲峰首座王浩元手中的“分天太和”。
董永听到此处,心头悸动不已,但随后便是伤感来袭,叹道,也不知这辈子自己能不能御物飞行,更别提有自己的法宝了!阿蛋自不知道董永心中所想,见他沉默坐在那边,以为他在思考方才的三十六句法诀,便挠了挠头,静悄悄地收拾起吃完的碗筷。
按照惯例,自古都是师父传授口诀,再给弟子细细解释。就像早晨宋成河将标满自己感悟的《连云诀》赠给白飞一样,无非是想让弟子一飞千里,少走弯路。而顾言真人却只给法诀,不作任何解释。那样,做弟子的不仅要修炼法诀,更要对法诀自行感悟。如此一来,虽像走了弯路,但这些感悟对于弟子的入门夯基却是十分重要。幸好他的弟子皆是些傻愣执着之人,对顾言的话言听计从。否则若是给那些jing明事理的徒弟,多半会以为顾言在藏艺自重,不肯倾心相授。
董永资质平庸,初入修仙门派,又失去了记忆,不免处处小心翼翼,对顾言的话意俯首帖耳。稍作洗漱,董永再一次打坐在床。
这《连云玉玄道》不过三十六句,但多出都是晦涩难懂之言,董永虽是铭记在心,但说到理解,却连一分都没达到。幸好董永修道之心极其坚毅,虽是不懂,却也好不放弃,一直前后推敲,反复印证。待到深夜之时,自觉看懂七八,便合起双目,深吐浊气,气守丹田,依照着《连云玉玄道》的第一句:“气凝于田逆流起,云物神思破丹元”修炼起来。可甫一修炼,顿时浑身真气外泄,不由诧异地睁开双眼,忖道:“这……这是为何?”
他的脑海之中,似乎又这两本功法,其中一种似乎能吸纳天地yin力,化为己用。另一种好像是叫《涅槃圣经》的佛门心诀,这两者本是能相互转通。但今ri所炼的《连云玉玄道》与这两种心诀的修炼周天截然相反。
那《涅槃圣经》的法诀则是: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藏冥运于即化,总**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它本就艰深晦涩,强调的是万物功法存乎一心,要将周身的灵气回转,尽数蕴于丹田之中,让其自成大小周天。
而《连云玉玄道》则是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yin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也就是说经脉吐纳,灵气不单单蕴于丹田之内,让其衍生大道,散于经脉之中,从丹田而起,自丹田而合。至于那无名秘籍更是奇怪,董永每每修炼,便只觉浑身的魂力四散,jing神陡然消靡起来。
夜sè已深,董永自然不知这些深奥之事,不由苦苦地皱起了眉头。如今师父闭关,自不能去寻他问根溯源。但转念又想,也不知自己失忆之前是好是坏,若是贸然去问,被师父发现什么异样,且不是要逐出师门,就连修仙之梦都要破灭。可是……若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自己也修不了仙啊……董永越想越乱,只觉脑中混乱至极,也不知他挪步多久,直到他身乏体困,“唉”了一声,躺在了床上。可问题缭绕脑中,无论他如何辗转反侧都睡不着。
又过了一会,他终是一声长叹,安慰自己道:“算了,这三道功法虽然不能苟合,但我若分开修炼,也就好了!”他心中已经想好,白天修炼那《连云玉玄道》,夜深人静时便修炼那《涅槃圣经》与那本神秘秘籍。如此一来,心中却是轻松无比,遂一闭眼,又修炼起那《连云玉玄道》来。
只是他想得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另一番景象。初练《连云玉玄道》,董永顿觉丹田之中真气自经脉散去,那经脉非但不吸纳外界的灵气,反而将体内的真气尽数散尽血肉之中,以此来固本强元。董永咬牙支承,心道:自己的真气散了倒是还修炼回来,但这《连云玉玄道》是万万不能落下。可那真气一旦散了,再用那《涅槃圣经》与神秘秘籍修炼回来,根本不成比例。每修炼一晚的《连云玉玄道》,其他两本秘籍起码要修炼十天,方才补回来。
这三套功法,相互抑制,却又毫无平衡之点,让董永简直苦不堪言。这《连云玉玄道》入门倒是容易,愚笨之人,也能两月左右,初窥门径。可饶是董永焚膏继晷,勤学苦练。他足足修炼了三个月,都没有入门,更别提练得这《连云玉玄道》的第一层了!董永自道,自己天资愚钝,却也未尝放弃。过程之中,顾言曾到董永的竹屋之内,探察过他的修道情况,董永尴尬地运起《连云诀》,却是只能将丹田真气慢慢地引入经脉,却不能引得天地灵气入体,更别提运行一个周天。
顾言并未责怪什么,只是嘱咐了阿蛋多烧一些滋补之物,给董永补补身子。单单如此,却让董永心生感动,更是坚定了修道之心!
;
>/> >/> ,
https://xianzhe.cc/book/72361/2800697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