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战舰的性能下来之后,海军单独拨款1500万,由三家冶金研究所共同负责研制新的军用钢材(包括了装甲钢,以及炮钢),同时委托三家钢铁公司提供协助,好让新的科研成果能够尽快的应用到战舰的建造上去。
也正是新的装甲钢的出现,让“新省会”级战列舰达到了海军的要求。“新省会”级战列舰的装甲厚度实际上只比“尊严”级提高了两成到五成,而性能则完全超过了海军的要求。而当时,如同美国这类强国所拥有的装甲钢也才仅仅只有“尊严”级的水平而已。
速度方面,海军最先要求达到33节,后来因为增重的原因,实际上只有31节(试航的时候达到过32.5节的速度,只不过是半载,而不是满载)。
战舰的续航能力达到了12000海里,完全满足了海军的要求。这也主要得益于战舰排水量的增加,内部容积的增加。
在建造过程之中,海军在得知日本战列舰用的是460毫米口径主炮(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主炮)后,曾经一度要求修改设计,针锋相对的使用480毫米口径的主炮,可这个要求被聂人凤直接否决了。如果当时要研制480毫米口径的主炮的话,战舰的服役时间至少推迟两年,而且排水量至少得增加5000吨,战舰的大部分设计都得修改。海军等不起这两年,而且也没有必要用这么巨大的火炮。
第一批四艘(“广州”,“南宁”,“昆明”,“成都”)于19年底同时在四家造船厂开工(此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中途因为战争爆发,海军人事变动,以及重点建造四艘“长江”级航母的原因等,四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一直拖到了22年八月,“广州”号首先下水,随即开始了紧张的栖装工作,23年1月完成栖装,3月,四艘新战列舰加入帝国海军,开始了紧张的海试与训练工作。
性能参数:标准排水量38000吨(后来多次改进后,增加到了41000吨),满载排水量45000吨(后增加到48500吨)。尺寸:长255米,宽29米,吃水9米。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250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改进后降低到了30节),18节时的持续续航能力120000海里。武备:三座三联装400毫米口径主炮,16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24门8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48门20毫米机关炮。装甲防御:主装甲带长170米,厚330毫米,水平装甲带厚240毫米;炮塔正面450毫米,侧面240毫米,顶部200毫米,炮座440毫米。绥棱塔450毫米,舰内装甲板120-140毫米。全舰总装甲重17500吨,家体结构重量9500吨。
在第一批四艘建成之后,海军对“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性能极为满意,因此又追加订购了两批共八艘。而后两批的排水量增加到了51000吨(满载),尺寸没有变化,主要就是加强了装甲防御能力,增加了数十门防空火炮,改善了舰内的布局,增加了弹药与燃料的携带量,提高了战舰的持续作战能力。
可以明显看出,“新省会”级实际上是按照防空战列舰的标准设计的。特别是在聂人凤上台之后,战舰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将150毫米副炮全部换成了120毫米高射炮,同时增加了新研制成功的80毫米高射炮(实际上是在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增添了大量的中小口径高射炮。“新省会”级成为了二战时期,帝国海军防空能力最为强大的战舰,其防空火力远超过了防空巡洋舰,成为了航母最强大的守护神。
得益于庞大的舰体,“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改进余地其实是很大的,而且其对海作战能力并没有降低。这在海战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虽然,“新省会”级没有机会与世界上最庞大的战列舰用主炮一决高下,可在漫长的二战中,“新省会”级与“依阿华”级,“乔治五世”,“黎塞留”级等世界其他列强的顶级战列舰有过多次交手,实战证明,这不但是帝国海军最好(也是最后)的一级战列舰,而且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列舰。
也因为该级战列舰在设计时所体现出来的众多超前思想,二战结束后,没有战沉的都被保存了下来,并且一直服役到了50年代(唐历)后期,其中,最后两艘还参加了二战结束40多年后的战斗,其身影一直活跃到了70年代末,这才被帝国海军封存,等待着重新驰骋大洋的那一刻。
“新省会”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帝国的强大工业实力,科研实力。其在设计时采用的众多新技术是保证其长期服役的基础,也是保证其在战斗中发挥出强大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帝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种战列舰,“新省会”级不但在战争中力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注定将被永久的载入海军的史册!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https://xianzhe.cc/book/71026/264113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