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们这才想起来自省,是否自己近来做事情有些过火了,才惹得皇帝不悦,甚至懒得再敲打他们,直接以行动证明,这大越还是皇帝的大越,他们也还是皇帝的臣子。皇帝要做什么便做什么,甚至完全不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圣旨已宣,此时再去反对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一个不慎还有可能被政敌抓住把柄,小题大做硬说是抗旨欺君。
即便是再不甘愿也得表现出一副欣喜欣慰的神情,以此间接表明自己对皇帝的忠心。
虽然百官们口中称颂着“吾皇圣明”,却也丝毫不影响他们活泛心思,千方百计地给找出此次册封大典的困难之处。
五日的时间确实太过仓促,但是为诸位皇子量体裁衣都来不及,更遑论还需要准备祭天悼文、礼器、牲畜等,实在难以完成。
各处官员一个个声泪俱下地所说着自己的苦衷,情真意切,似乎为自己难以做到皇帝陛下的要求而痛心不已,有几个甚至还以退为进,向皇帝提出自己不堪大用,难以胜任目前的官职,痛哭流涕地请皇帝陛下另选贤能。
结果,这位从不按常理办事的皇帝又一次没让众人失望。看着这些自以为扳回一城的臣子们,皇帝竟然痛快地准了奏。
大殿上一时之间静得吓人。所有人大起都不敢出,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要知道,方才请辞的几位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可皇帝陛下连眼都没眨一下,说不用就真的不用了。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这些重要的地方没了上官会乱作一团。
对于时间仓促一说,皇帝陛下先是给予了肯定,仓促确实是仓促了些,但他还是相信他的爱情们是有能力完成的。
如果真的做不到,那也没什么关系,反正皇帝相信闻喜县主一定会有办法的。
这下子,许多官员都在心中叫苦不迭。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不行也得行,必须行!
皇帝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了,重要的官员说撤职也就撤职了,其余的,如织造等,更是不在话下的。说到底还有闻喜县主以及她身后的赫连一族的势力在,这些需要钱财物品的事,对“天下第一商”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
https://xianzhe.cc/book/68610/2670183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