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从旁边传来,叶余朝声音方向没走几米,就到了地方。这是一户普通的民居,木头门,门内是个院子,此时门关着,但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院子里站着三个人。
其中一人,手上还捧着一个金黄色的炉子。
炉子叶余只是瞄了一眼,眼睛立刻被吸引住了,直接推了下门,门没锁,他就这样推开木门走了进去。
那人捧着的炉子三足,冲天耳式香炉,高约有三十厘米,直径约二十厘米,古朴大方,包浆淳厚,又是一件大开门的老物件。和小木盒不同的是,这件可是真正的好东西,明后期官仿宣德炉,不管是用料还是做工,都是一等。
“谁?”
院子里的三个人都很警惕,全都回头,捧着宣德炉的人更是把手中的东西往身后一藏,满脸狐疑的打量着叶余。
“不要误会,我是正好路过,看到你这件东西不错,所以冒昧进来了!”
叶余急忙摆手解释,他听到了刚才几人的对话,大概明白这三人的情况,捧着宣德炉的人,应该就是刚才说话时候要价的人,想卖掉这个宣德炉。至于另外两个,肯定有一个是来收宣德炉的人,又或者两个都是。
“什么东西,我们没有东西,你出去!”
藏宣德炉的人似乎很生气,要赶叶余,他的语气让叶余松了口气,没说重话就行,这会的叶余还真怕他大叫喊人,那他就只能跑了。
他可是刚从派出所出来,绝对不想再进第二次。
“你的宣德炉我要了,我出更多的钱!”
叶余没走,淡淡的说道,并且看向另外两人。果然,他一说完,这两人都露出愤怒的神色,看来这两人是一伙的,背藏宣德炉的人才是卖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交易现场,至于他们为什么那么鬼鬼祟祟,在院子里小声说话,叶余也能理解。
现在是83年,不是93年,更不是叶余所生活的2020年,这个时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没多久,很多事情还没被大众所接受。南方和京城稍微还好些,可这里是地处中原的一个小县城,很多事情做起来还是有忌讳的。
就好像他之前走过的街道,商店不多,而且都是国营,私人交易很多都是偷偷的,或者隐蔽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私下交易,大家都很小心。
“你,你什么意思?”
另外两人很愤怒,瞪着叶余,但也只是瞪着,没别的动作,叶余则仔细看了他们一眼,暗暗摇头。
叶余在古玩行当混了近十年,自小就在古玩市场,那可不是白混的,和那么多各型各色的人打交道,让叶余练就了一双看人的眼睛。
这俩人穿着普通,衣服有补丁,鞋是很普通的布鞋,而且很脏,脸上也带着风尘,看样子就知道走过不少路,而且并不富裕。
他们的身份叶余已经猜到了,这俩人是铲子,铲子是古玩行当的俗语,意思是铲地皮的人。
所谓的铲地皮,就是走街串巷,穿村过乡收古董的贩子,八十年代末和九零年代初的时候,这类人最多,全中国他们几乎走了个遍,而且不是一遍。
只是没想到才83年的时候,在这小县城这类人就有了,让叶余不得不感叹,劳动人民为了致富还真是不容易,有一点机会,都能发现并且去努力。
叶余没有回答两个铲子的话,只是静静的看着那背藏宣德炉的人。
两个铲子也仅仅只是表情愤怒,没说其他话。
现在可不是后世,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叶余也没少听那些老贩子说当初下乡做铲子的经历。早期的铲子还好,基本都有收获,后期人一多,东西又少了,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很多铲子经常出去十天半个月,毫无收获。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结果又遇到了另外的铲子,双方争夺很是正常,甚至有些铲子为此大打出手过。
直到有圈里的前辈站出来,制止这种争抢行为后,这种情况才好很多,铲子们去收东西,只要是先有看上的,当场不准争抢,这个铲子不要,其他铲子才可以上去竞购,这种约定杜绝了很多的纠纷。
但那是之后,至少还要好几年后,现在是刚有铲子的时候,甚至铲子都不敢正大光明的去收想要的东西,哪有那么多的麻烦,叶余不怕自己坏了规矩,因为现在就没这个规矩。
“你能出多少钱?”
背藏宣德炉的人总算松口了,没有坚持要将叶余赶出去,而那两个铲子虽有不甘,但却没敢有任何的动作,连句狠点的话都没说,让叶余放心不少。
“公平竞争吧,我先出八十!”
叶余听到了他们刚才的对话,知道宣德炉主人想要的价格,同时也没堵死那两个铲子。
他很清楚不能将这些人得罪太深,一个公平竞争,总比强行抢东西要好的多,虽然事实上就是抢,不过说法总归好一些,更能让人接受。
https://xianzhe.cc/book/6619/17556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