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赣州农民暴动,攻破安远县县城,这个沈克封可能与其他不受重视、没有多少关系的三甲进士一样,慢慢的熬着做官,运气好的话,混得一个京官致仕。
可惜的是,赣州农民暴动,攻破了安远县城,知县沈克封守城不力逃走,朝廷平定此番叛乱之后,免去沈克封安远县知县的官职,而后这个沈克封就消失了,史书再无记载。
按照明史的记载,赣州农民暴动崇祯元年四月初爆发,四月十一日,暴动农民攻陷安远县县城,也就是说,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安远县城就会遭受重创。
知晓这段历史的吴宗睿,心情是复杂的,有关这个安远县知县沈克封,有诸多的说法,被认定最为权威的说法,就是沈克封因为横征暴敛,激起了暴民的作乱。
不过仔细推敲,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暴乱并非是起于安远县,起义军首领夺天王,不是安远县人氏,而是赣州所辖信丰县人氏,且暴乱首先起源于信丰县。
四月初官府开始征收田赋,走投无路的农户愤而揭竿,这能够理解,可要说安远县知县沈克封横征暴敛,过于牵强,毕竟赣州各级官府都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征收田赋。
而且事发之后,江西巡抚洪瞻祖向朝廷禀明整个事件的时候,没有提到沈克封横征暴敛。
洪瞻祖不存在包庇沈克封,他巴不得将所有责任推给沈克封,这样自己也摘的干净一些。
至于暴民为什么会攻打安远县城,史书没有记载。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吴宗睿抬头,看见了匆匆走来的中年人。
“你跟我来,沈大人在二堂。”
吴宗睿微微点头,跟随在中年人身后,绕过了大堂,来到一排厢房的前面。
“在这里等着。”
厢房的后面,就是县衙的二堂,这里是知县平日里署理公务的地方。
中年人看了看吴宗睿,转身走进厢房。
四周依旧非常安静,这让吴宗睿险些产生幻觉,难不成县衙里面没有什么人吗。
等候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脚步声终于再次响起。
走出厢房的依旧是那个中年人。
“沈大人正在署理公务,抽出时间见一见你,有什么话直接说,不要耽误沈大人的时间。”
“在下知道了,谢谢这位大人的指点。。。”
“我可不是什么大人,我是沈大人身边的折奏师爷,也是你的运气好,遇见我了,要不然你压根不要想着见到沈大人。”
吴宗睿连连点头,不经意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很自然的塞给了折奏师爷。
“今日得见沈大人,感谢师爷的照拂。”
折奏师爷没有推辞,右手轻轻掂量了布袋,随即放进了怀里。
“沈大人很忙,县衙马上就要开始征收田赋,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沈大人轻易是不会见客的,也算你运气不错,你有什么事情,长话短说,沈大人对我等要求都很严格,你看整个的县衙,都略显安静,我等每天都要竭尽全力,署理公务。。。”
吴宗睿听得仔细,也微微的点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县衙的情形看,吴宗睿更加怀疑史书上面的猜测,当然,由此就判断沈克封务实清廉,有些草率了,也是不大可能的,不过至少能够感觉到,这个安远县知县沈克封,绝非什么张扬之人。
明末的官员,不可能非常的清廉,由上至下,贪腐的习气影响到了太多的人,千里做官只为财,如果寒窗苦读十年,一招金榜题名之后,还是过着苦哈哈的生活,甚至家人都养活不了,这样的官可没有谁愿意去做。
海瑞这样的官员,大明王朝延续数百年,也就出现了一个。
历史的描述,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尤其是明史的诸多记载,因为这是明朝灭亡之后,大清朝廷撰写的,为了自身的利益,大清朝廷会篡改其中的不少内容。
后来的研究也表明,明史的不少记载,的确是被大清朝廷刻意的篡改过。
绕过厢房,穿过解门,终于来到了二堂的前面。
相比较大堂来说,二堂的规模小了一些。
大堂是审案以及下达告示的地方,公开的处理政务都在这里进行,二堂则是知县大人安排工作任务和署理公务的地方,至于说三堂,相对隐秘很多,能够进入到三堂议事,说明你是知县大人最为信任和亲近之人。
折奏师爷收敛了脸上的神色,朝着吴宗睿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
看着折奏师爷蹑手蹑脚的走到二堂的大门前,吴宗睿禁不止皱了一下眉头,都说古时候官员的官威了不得,现在看来,确有道理。
https://xianzhe.cc/book/64890/255549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