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笑话,你个黄毛丫头,你知道师傅二字怎么写?居然对我大呼小叫的还真是不自量力……”
翾楚气的牙痒痒道:“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词语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同义词近义词都不可混淆乱用。比如汉语中师傅和师父这两个词就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分。梁宏达就指出:这二个词,严格来讲不能乱叫,更不能乱用,但现代人忽略了这一点。”
“哈哈哈,说的好像你知道的很多一样,你知道什么呀?忽略了什么?”
翾楚说:“哈哈,你还是个急性子的妖精呐?师傅”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确实指的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人,也就是现代生活中所说的老师。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封建专制社会开始形成……”
“傅”专门用来指称在帝王皇室中参与教学的人,比如说朝廷供职的太师和太傅,都是指从事教学活动,以教导学生为职责的人,其中这个词语是联合结构,也就是说师和傅是同义的。
一直到两宋时期,师傅这个词词义才开始扩大,不仅仅指帝王皇室的老师,平民百姓称呼老师也可以喊做师傅,其实这也可以见的,封建专制社会的礼仪是越来越宽松的。
后来的清朝,中后期各种西方文明和技术被引入,我们要学习的技术也就更多,于是师傅这个词不光存在于教育界,在手工业和其他的行业中也同样适用。
但是到了今天师傅这个词语的含义进一步扩大化。不仅包括拥有独特的技艺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人会被称为师傅,在现实生活中随便遇到一个人都会客气地说一声师傅,这个词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代替词汇。
“师父”出现的比“师傅”这个词晚很多,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最初的时候和师傅是基本同义的,也就是指传道授业的老师。但是到了元明时期,随着道教文化的逐渐发展,道教徒开始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师父”这个词语经常用作对佛教或道教之人的称呼。这是这个词语发生的最大转变,到今天也一直沿用。
简单点说,“师父”和“师傅”都是指老师,都表达对所称之人的尊重,只是在一些具体的场合会有所区别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劝诫到今天仍然适用,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决定了老师在封建社会的极高地位。师父和师傅都可以表示师徒关系,但是前者更为正式。
在道教世界中,一般都要用师父来称呼佛门中人,表示尊敬之意,用师傅来称呼,会让别人觉得十分不尊重,这都是很多人不太注意的,其实这也是需要更正过来的一点。
“仙道贵生”是道教的重要特征,但并不主张为了学道而脱离社会,仙道不离人道,只有“全人道”,才能“修仙道”。《道法九要》说,学道之人,立身第一,只有履行好了自己的社会职责,才有资格去学道修道、济世利人。
信仰道教,就应该将道的智慧与慈悲应用到生活、工作中去,在社会中修道、行道、悟道。圆融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利益于众生。这是发挥道的作用的根本途径。那么,学道之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呢?
https://xianzhe.cc/book/64344/2515603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