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想法与他们的差距巨大,你的论点怕是不会有人苟同”这里是封建社会,是奴隶社会。
人的的思想都停留在读书至上,功名至上,权利至上,君主至上的时代。
你拿大臣跟长工比,底层人民倒是心里平衡了,那些读书人可就愤怒了。
人家寒窗苦读怎么能跟平民百姓相提并论?在他们拿起书本的哪一刻,他们跟寻常百姓就分站在了江河的两岸。
而为天下,那的最完美的外衣。
“你不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细想下来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读书人除了书里的知识其他都不肖,除了嘴上能说出一套套的来根本就做不了实在的。然,嘴上他们是公正廉明,私下却为自己能得到更多权钱而努力着。以前还觉得朝廷的养廉银制度减少了贪官污吏的数量,但现在才发现,养廉银不但没有减少贪官污吏的数量可能还增加了”
“一个未入流的都有三十三两,三十三斛的俸禄,只要在加把劲,入了九品,可就多了八百两的养廉银。百姓一年没几两银子的收入,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家会让子弟读书,最基本的就是想要拿上这未入流的三十三两。而世家,他们看得更远更长,一个三品官员至少能支撑一个家族五十年以上。在这些时间段里这个家族会因他的关系培养出更多子弟,或是挣取更多银钱”
“以前我一直觉得读书人是天下的财富,是一个王朝的基业,是一个帝国发扬壮大的种子。可是现在我才发现,这些财富并不都是自己的的,基业也并不牢靠,种子里也有些生了霉的。靠他们,天下不会富强,靠他们王朝不会和平,靠他们帝国只会腐朽”
少量的权利落在少量的人手里,若想保持这份权利就得拉宽人民与权力的距离。
朝廷就是这个距离的最高点,朝廷不会允许百姓与自己靠近。而官员就是这断距离上的桥梁,他们连接着权利与人民。同样的,他们想要维持自己的权利也得拉开自己与人民的距离。
没有那个官员会觉得自己是人民的发声着,没有那个官员会为人民而主动去做一些没什么政纪的小事,更没有哪位官员在朝廷财政吃紧时主动捐献俸禄,当然也没有那个官员觉得战争不对。
最强的国家会有更多的权利让人发挥,破碎的国家会让他们手里的权利萎缩,所以,嘴上说着为国为民,为天下社稷。可肥了的是官员,饿死的是百姓,夹在中间不好过的是皇帝。
帝国,官员,百姓,一条线上的三点,中间的可以说是左右逢源,轻奢淫逸却博得天下之美···好是因为他们,不好是因为帝国。
天知道,他们付出的真只是一些唾沫。
“我也没说读书不好,也不会辞了他们就不再用读书人。他们的离开不过是一个警钟,当然,京郊外的书院会让如今的读书人明白,朝廷是需要他们,但他们不是朝廷的唯一。只要想,朝廷能为自己培养需要的人才。那些人才不会满口我为天下,更不会自以为天下靠的只有他们。当然最主要的是能者居之,而不是占着茅坑直到死”
“呵~你这是给太子留大难题”宋灼
蓁低头轻笑。
这货就算是帮太子也帮得很不是滋味,所以才给太子留个大难题吧?
书院不是那么好建的,而专门为朝廷培养人才的书院就更是。
在来,前头有她捐赠的书院,京郊的书院必须有比那个更大的规模才能让如今的读书人闭嘴。
至于如今的读书人不满朝廷,让朝廷无人可用这样的事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https://xianzhe.cc/book/63721/2450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