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官员曾进言营田中有肥沃富饶的,不如卖掉它,可以得钱数十万缗来充实国库,慕谦却说这些钱于整个国家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并没有太大用处,不如让利于民,因为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会强盛!
慕谦深知,只有令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让农民有安身立命的永久产业,他们才敢修葺房屋,安居乐业,如此民生才能恢复,国家才能创收!唯有国民安定了,国力强盛了,国库充盈了,然后大周才有资本谈平定天下,收复失地,再现盛世繁华!
其二是京城外墙修葺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下月中便可完工,届时城墙更高更厚,城防功能将大大提升。
慕谦自即位以来便忧心都城大梁地势。由于大梁地处中原,地势坦荡,四周无山峦天险可守,是建都的大忌,因此他虽曾提议迁都西京洛城,奈何朝中百官因祖辈定居产业稳固不愿迁都,可大梁外城是京城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其城墙之牢固程度直接关系到京城的生死存亡,故慕谦决定加固大梁城外城墙修筑,并于月初时下诏征发大梁府五万民夫修筑京城外墙,同时拓宽并修护城中主干道。
新朝新君新气象,慕谦自登基以来所颁布的每一道诏书无不是利国利民的明君之举,不仅举国上下民心所向,满朝官员也都充满了信心,尤其是新提拔上来的年轻一代官员们,个个热情饱满,斗志昂扬。大梁府少尹孟心只花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征丁任务,同时拟定了施工方案,并火速做了详尽的人员分配,于本月中正式开始施工。
现在,大梁外城各门都正在热火朝天地修筑着城墙,民夫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场面蔚为壮观。不到十日,外城墙大半已修缮完毕,整个大梁城看起来焕然一新。
然而,就在满朝文武为大周蒸蒸日上的气象欣喜不已时,杨进的八百里加急军报终于送达了京城,呈到了乾阳大殿上!
杨进在军报中汇报了三个惊人消息:
一是截获了白崇与北魏、南齐勾结通敌叛国的密函;
二是安戢武果真起兵造反了;
三是安戢武起兵的目标并非大梁,而是窑州城中的长平侯!
此外,叛军还与南齐勾结,里应外合困死了窑州城,令镇阳军无法分兵救援长平侯!
杨进最后在奏疏中向慕谦请罪,长平侯为了不牵连窑州城数万百姓和三万镇阳军,以身犯险引叛军入钟灵山,而他因镇阳关外居心叵测的五万齐军以及窑州城北安戢武留下的一万叛军而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南齐此次的领兵之将乃是南齐大将唐狄!
杨进道他不能置窑州城数万百姓的生死于不顾,而镇阳关更是直接关系着大周边境的安危,事后若长平侯有任何不测,他愿以命赎罪!
得知慕荣有生命之危,慕谦当即就失了分寸,也顾不得场合,当着百官的面便连声哭道不该让荣儿去南境巡视灾情,若是荣儿有个三长两短,他将再无活下去的意义,也将无颜再见亡妻。
满朝文武闻之也立刻炸开了锅,纷纷怒骂安戢武不忠不孝,不仅举兵造反,还通敌叛国,欲与外敌谋害皇子,罪大恶极,当诛九族!
而杨进的军报中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白崇的背叛,许多人都不敢相信白崇会做出这等事。
慕谦心急如焚,道这些都不重要,现下最重要的是荣儿的安危,当下便要调禁军前去救援,却不料遭到裴清阻拦。
裴清道杨进的军报是五日前发出的,此刻窑州和钟灵山究竟是怎么个情形他们皆不知,说不定长平侯已脱险。
慕谦哪里肯听,仍执意要派兵前往,裴清再进言,白崇此番领兵出征,已带走了四万禁军,京城禁军守备能力已有所减弱,若是此刻再调动禁军,恐会引来有心之人的觊觎,若因此造成京城有什么闪失,只怕悔之晚矣。
慕谦仍是不肯听,一向温和仁善的他竟怒斥裴清此言无异于叫他对慕荣的生死不闻不问,质问他是何居心,弄得裴清苦笑不得,好在慕谦没说要御驾亲征,还知道这种时候他不能轻动。
所以,裴清倒也不恼,继续劝谏,提醒慕谦南境还有秦苍的三千玄甲,并且秦苍身上还有一枚陛下御赐的金牌,凭此金牌可调动全国兵马,包括白枢相带去的那七万大军,即便白枢相真的叛变了,他们也能凭此金牌调动讨伐大军。
满朝文武听了裴清的话都觉有理,纷纷附议,要慕谦冷静。
慕谦的理智被拉回了一些,但仍不放心,道他只有这一个儿子了,他若有个万一,叫他如何是好。
裴清宽慰道,长平侯睿智果决,英勇无双,且有上天庇佑,一定会逢凶化吉的。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高亢地响起:“陛下并非只有长平侯一子!”
一言惊四座,殿中君臣皆望向说话之人,正是户部尚书沈慈!
但听沈慈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陛下尚有一子流落民间,乃陛下原配,前朝凤仪公主所生之子!”
https://xianzhe.cc/book/63073/2384378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