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
只要有美军参与的作战行动,情况总是一团糟。
如果是美军和英军,自由法军,以及南部非洲军队联合行动,糟糕程度是灾难等级。
卡利亚里周边的部队,现在有美国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 英国陆军和海军,南部非洲这边是海军陆战队、海军和空军,自由法国是陆军和海军。
这多么部队聚集在卡利亚里,互不统属,自成体系,协调指挥是个大问题。
这种情况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西西里岛战役期间,美国空降兵就遭到过己方防空炮火的攻击。
遗憾的是, 这并没有让美军接受教训, 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足以证明美国至少在战争这方面,充其量只是二流水准。
阿尔及尔,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关于联合作战的协调指挥问题,一个星期以来进行第三次会晤。
美军和英军合作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英军为主,美国人并没有试图争夺指挥权。
现在南部非洲和自由法军加入进来,美国人也开始有了想法,艾森豪威尔希望能得到进攻撒丁岛的指挥权。
这就让巴顿无法接受了。
美军和英军合作的时候,可以接受英国人的指挥。
现在和南部非洲军队合作,美国人反而要争取指挥权,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南部非洲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不如英军。
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 撒丁岛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在欧洲开辟第三,甚至第四战场,到时候是不是都要以美国人为主?
以美国人以往的习惯来看, 如果盟军听从美军的指挥,那么结果很明显,最硬的骨头得南部非洲军队去啃,美国人跟在后面捡便宜就是了。
所以巴顿态度很坚决。
“你们连最基本的步炮协同都做不好,把指挥权交给你们完全是灾难。”既然美国人狮子大开口,巴顿也不客气。
“正是因为指挥系统的混乱,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事,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这样做。”艾森豪威尔同样坚决。
艾森豪威尔的底气来源于实力。
就在刚刚,以两艘美国战列舰为主的一支舰队抵达阿尔及尔,美军在地中海的实力大增,不再处处需要依赖英军才能完成调动。
美国陆军也在持续增兵,第十军的战场表现不佳,艾森豪威尔紧急将还在恢复中的第一军调到撒丁岛,又分别从本土和英国调来第13军和第15军,这两个军下属的四个师全部都是装甲师,总计装备坦克1000余辆,等这两个军抵达北非之后,美军就将拥有独立发起战役的能力。
之前艾森豪威尔那么好说话,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军没有独立发动进攻的能力,北非战役期间, 美军不需要英军帮忙的时候, 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可是相当强势。
“不可能,美军并没有取得足够的荣誉,没资格指挥盟军。”戴高乐同样反对。
加上第13军和第15军,美国在地中海的军队也才刚刚20万人,总兵力跟自由法军差不多,就算轮也轮不到美国人。
地中海周边实力最雄厚的肯定是南部非洲,接下来是英国,美国国内虽然有几百万人接受训练,什么时候能派到战场上还是未知数,搞不好到时候欧战都已经结束了。
这恰恰就是美国人想要的。
等美国那几百人训练完毕,欧洲国家都已经油尽灯枯,到时候美国人站出来摧枯拉朽拯救世界,完美!
可偏偏有南部非洲这個变数,所以艾森豪威尔才这么急切。
南部非洲军队也有大几百万人呢。
加上南部非洲联盟部队,妥妥的破千万。
“我们参与了北非战役,在西西里岛和远东击败敌人,接下来的每个月都有数十万人抵达欧洲,我们的工厂昼夜不息,火炮和坦克源源不断,美军应该拥有和实力相匹配的地位。”艾森豪威尔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这对于他来说,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艾森豪威尔的野心不仅在战场上,他严格说起来都不能算是军人,更像是政客。
听了艾森豪威尔的话,巴顿就笑而不语。
在南部非洲面前,谁又有资格说实力和地位呢——
俄罗斯人或许有,可俄罗斯人不是不在场嘛。
而且俄罗斯的地位是靠牺牲换来的。
美国人有什么?
和德国人以及日本人的良好关系吗?
“不如我们投票表决吧,把一切交给民主的方式。”亚历山大和稀泥,暗戳戳的给了艾森豪威尔一刀。
在场有资格说话的四个人,戴高乐明显跟巴顿是一伙的,艾森豪威尔如果想得到亚历山大这一票,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
“如果这样的话,应该让所有人都得到投票的资格——”戴高乐比亚历山大更有心眼。
所有人——
那就得包括希腊、波兰、荷兰、比利时这些流亡政府,以及巴西、东印度、俩刚果、内志等等这些南部非洲联盟国家。
这么算的话,亚历山大那一票的价值就不值一提,跟希腊那一票的作用差不多。
“将这个世界的命运,交给那些实力弱小的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些人连他们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决定。”艾森豪威尔原形毕露,这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有些个小国家,自己没点数,总是喜欢做一些看上去格外没谱的事,看上去就跟个傻子差不多。
实际上人家聪明着呢,都混到这种地位了,没一个是傻子,看上去不靠谱是因为迫不得已,原因就和艾森豪威尔说的一样,他们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决定。
“不如我们来一场竞速比赛吧,战争的问题,还是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巴顿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扯皮上,这是艾森豪威尔擅长的。
“同意1戴高乐马上表态。
“附议——”亚历山大也厌倦了无尽的争吵,直接一点不好吗。
https://xianzhe.cc/book/6237/165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