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对于南部非洲军队的自信心,跟大胡子对于俄罗斯军队的自信程度差不多。
不同之处在于南部非洲军队值得亨利信任,俄罗斯军队嘛——
“如果俄罗斯快速战败,那么我们怎么办?”欧文同样表示出极大的担忧,一旦德国人征服俄罗斯挥军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俄罗斯人一定不能输。
最起码不能败得太快。
“我们要给俄罗斯人一些时间。”罗克对于俄罗斯还是信任的,这个国家很神奇,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候,才能爆发出真正的实力。
确实神奇。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的时候,同样是先胜后败,与其说拿破仑败给俄罗斯的天气,不如说拿破仑败给俄罗斯的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根本没到油尽灯枯的程度,虽然俄罗斯军队表现差,退出战争更主要是因为国内政权更迭。
俄芬战争同样是证据,和芬兰相比,俄罗斯全面占优却打成那样,如果不是俄罗斯军队在俄芬战争中表现太差,小胡子也不会下定决心跟俄罗斯翻脸。
小斯、亨利、欧文都不知道俄德战争的走向。
罗克是知道的。
所以罗克在看到战报时,一点也不意外。
现在是6月27号。
就在刚刚,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冯·博克元帅的率领下,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仅仅只用了五天就突进250英里,对俄罗斯西部方面军完成包围。
在德国人的包围圈里,有32万俄罗斯军队。
虽然现在包围圈里的俄军还没有投降,不过他们已经插翅难飞。
这才仅仅是俄罗斯军队溃败的开始。
“立陶宛已经加入轴心国,俄罗斯的西部方面军被包围,西南方面军即将被包围,超过一半的坦克,和三分之一的飞机被摧毁,再过一段时间,德国人就占领圣彼得堡了——”小斯哀叹,他看不到丝毫俄罗斯胜利的可能。
“不,德国人无法攻占圣彼得堡。”罗克不经意间泄露天机。
圣彼得堡现在叫列宁格勒。
另一个时空的二战期间,列宁格勒被德国人围困了872天,俄罗斯人以350万士兵,和100万平民生命的代价保住了他们的精神象征,德军伤亡和失踪的人数超过50万人。
损失确实惨重。
但是在损失如此惨重的情况下,俄罗斯人依然在战斗,这充分证明俄罗斯人的决心。
“除非我们伟大的沙皇爸爸能变出十个装甲师,还得是我们南部非洲的这种装甲师,俄罗斯人才有可能守住圣彼得堡。”欧文也不看好。
俄罗斯人的飞机和坦克数量虽然多,但是性能并没有德国人的先进。
现代战争,早就是以数量取胜的年代了。
所以只要俄罗斯人挺过最艰难的阶段,他们就能取得最终胜利。
罗克现在的任务就是帮助俄罗斯挺过最艰难的阶段。
有一说一,别看罗克各种信誓旦旦,其实现在罗克也不确定,俄罗斯能不能像另一个时空那样顽强。
其实南部非洲还有另一个选择。
俄德战争爆发后,美国国会对世界大战进行评估,参议员哈里·杜鲁门先生公然宣称:如果德国人占据上风,我们就帮助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占据上风,我们就帮助德国,总之我们要让他们自相残杀。
这当然也是罗克的目的。
好在并没有南部非洲人公开这样表态。
“我们现在必须相信,俄罗斯一定能顶住德国人的进攻——”罗克定基调,南部非洲不能像美国人那样无耻:“——国防部已经制定了登陆欧洲作战的计划,一旦圣彼得堡,或者察里津被占领,我们就将登陆欧洲,在德国人背后给予德国重重一击。”
察里津就是斯大林格勒。
虽然俄罗斯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更名,不过在南部非洲,还是习惯用以前的旧称。
“那样的话,所有压力都将转移到我们这边。”亨利满心忧虑,德军部队在俄德战争爆发后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有点吓人。
几百万军队在短短几天内溃不成军。
上万辆坦克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几千架飞机说被击毁就击毁。
连罗克都在嘀咕,其他人就不用说了。
“德国人回防是需要时间的。”罗克冷酷,要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另一个时空的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像英国这样整天想着大陆均衡政策的国家,沦落到连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都凑不齐也是活该。
南部非洲也一样。
要么是以无数人死亡为代价,要么是以海量的援助为代价,付出和贡献都是成正比的。
“一旦登陆欧洲,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德国的工业基础,断绝德军的人力资源,完成对德军的围剿,即便为此以上百万人牺牲也在所不惜。”罗克在需要的时候也能硬下心肠。
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南部非洲的企业里,即便只有一个工人发生意外事故,也是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的,因为这原本可以避免,不该发生。
战争中成千上万人死亡,只是战报上一串冰冷的数字,因为那都是必须的,罗克能做的,也只能是尽量弥补家属。
所以别想着南部非洲拥有强大工业实力,就一直能隔岸观火,在欧洲打成一团糟之后顺利出面收拾残局,欧洲人也不傻。
“那么我们还是加大对俄罗斯人的援助力度吧,至少这样能减少我们的损失。”小斯第一个响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对于小斯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不过也不容易。
南部非洲跟俄罗斯的贸易,都是通过黑海进行。
一旦俄罗斯失去黑海,那么南部非洲和俄罗斯的联系就将被被切断。
所以关键还是俄罗斯人自己得争气。
https://xianzhe.cc/book/6237/165415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