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唐诗诗柔声道,“我不是故意的。”
“不……不……不……我不该说这么重,不该指责你。”司马龙说,“现在时间已经过半,你一定要帮我坚持到底……”
唐诗诗说:“好吧。”看他忧郁的样子,小声问:“你这么恨钱,能说说为什么吗?说出来也许心里好受点。”
司马龙驻足看着她,灿然一笑,“你真美!”
唐诗诗没有避开他的目光,只见他眼睛湿润。
“还是继续我们的猜谜吧。”司马龙迈开步子说,“我想米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点赞妙山为‘第一山’是一种寓意。就像是——人的心脏在五脏六腑里不是最大,但它是最重要的。也许没有妙山就不成天台县了。”
唐诗诗双眼一亮,惊叫道:“哎呀!你还真厉害!怪不得古时县堂都设在妙山旁。怪不得……”
“还有怪不得什么?”
唐诗诗想到师姑给她的有关《通经》的“谜语”,但这是绝秘不能说。于是,灵机一动,说:“怪不得到了明朝有个叫陈体斋的大财主要在此建楼,取名‘花楼’,怪不得到了民国期间,洋教士们也看上妙山,要在此建教堂……还有清同治七年,就是公元1868年,出了一位南国武状元陈桂芬,他家就在妙山旁。历史上江南一带都以出文科状元出名,而作为天台人的陈桂芬能夺武状元桂冠,为南人一雪文弱之耻,也是一个‘第一人’。”
司马龙说:“我猜得没错,米芾不但是书法大家,还是风水学高人。天台能出武状元太了不起了。当代还有什么名人吗?”
唐诗诗说:“有呀,搞建筑学设计的,他叫齐康,中科院院士,曾参与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纪念堂的设计。天台国清宾馆第一期项目是他设计的,赤城山上的济公院也是他设计的。”
“齐康应该是杭州人。”司马龙打断她的话。
“齐康是出生在杭州,但他爷爷也住在妙山旁,而且齐康小学是回天台读的。他一直把天台当作他的故乡。”唐诗诗说到这里,双眼一闪,又问,“哎,你怎么知道齐康的?”
司马龙淡淡一笑:“齐康在设计界很有名。”
“你也搞建筑设计的?”
“我懂英语就当翻译了?”
“有道理。”唐诗诗看他一眼,说,“不过呢,我不能带你去看‘第一山’了。”
“为什么?”
“因为‘第一山’目前还不在天台山旅游范围内。”
“这不是让你突然改变的真正理由。”
“你还是厉害!”唐诗诗笑道,“这个理由就是刚才我说今天不计你导游费的原因。”
“等于什么都没说。”司马龙说,“好吧,我不强人所难,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时间不早了,先去吃饭,再去济公故居和赤城山。”
济公,俗名李修缘,出身宋朝宦官之家。他天资聪慧,十二岁已通览经史,后又到赤城山的瑞霞洞与经书作伴四年。终于顿悟:原来中国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与中国大乘佛教的道济天下兼达众生的理念是殊途同归。
修缘十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他抛弃万贯家财离家出走,循着当年父母携他走向国清寺拜谒的松间小径,在沉寂的钟声中义无反顾地踏进了国清寺。他拜悟空一本为师,做了沙弥。不久,国清寺的瞎堂法师去了杭州的灵隐寺,李修缘随去,受其足戒,赐名“道济”。
头戴破僧帽,身穿破袈裟,手握破芭蕉扇,脚踏一双破鞋的济公开始他的行善行侠的“癫狂”人生。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济公故。上世纪八十年代游本昌主演的《济公传》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及东南亚地区。“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这首主题歌流传至今。近年,又有动漫片《小济公》在央视播出。
赤城山上的济公院就是以济公身上的三件宝:僧帽、袈裟、芭蕉扇为主要文化元素设计建造的。
“你觉得济公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会有吗?”在济公东院,唐诗诗说。
司马龙说:“我觉得只要社会公正了,平等了,就不需要济公单枪匹马地去行善行侠了。”
唐诗诗说:“我问你这花好看吗,你却回答说花开得好看需要阳光雨露……”
司马龙犹豫一下,笑道:“对,有哇!”
“说具体点。”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唐诗诗说:“你可别误会。我是导游,你是游客,我的服务是有偿的。”
“我指的是你让我上车——那才是真正的大善大侠风采!”
“别抬举我……其实……”唐诗诗想起那天在杭州地铁出口发生的事,但马上又改口道,“其实,我只想听听你的感想而已呗!”
司马龙猜不出她的心思,也不想探问,走到一边,念起双联亭上的一副对联“‘做人正直无私若走歪门邪道求我何用,行事方圆有度能否绳矩循规看你所为’,我不走歪门邪门,我求济公必灵。”
唐诗诗看他虔诚地跪在济公圣像前,微微一笑。
下山时,已近黄昏。到了山脚,只见彩霞漫舒。唐诗诗背诵起邑人曹文晦写“赤城栖霞”一景的诗:“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乡缎,仙翁泻下丹砂瓢……”
司马龙回眸仰望,诗情涌动:“夜幕降临,塔上灯火通明,如梦中梁妃翩翩而至……”
晚饭后,唐诗诗安排好司马龙的住宿,临走时,笑道:“今晚别再次‘失踪’了。”
然而,她没想到自己遇到了意外。
在停车场,一对陌生男女闯进她的车内。
https://xianzhe.cc/book/62076/2263461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