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曾经有一位母亲,她生下了一个不足月的病儿。
孩子自出生起,嘴唇日渐发紫呼吸微弱,刚刚沉浸在为人母的喜悦中,她如何承受得住这份打击?
母亲日日以泪洗面,苦苦哀求那满天的神佛。
终于有一日,她夜里睡梦中抱着那个病儿入眠,梦境中她见一位仙女走在自己面前,其身上的衣衫五颜六色,她那衣摆长如凤尾,在身后的地面上缓缓拖行。
她低头一看,发现自己那病入膏肓的病儿,正光着身子蜷缩在自己怀中瑟瑟发抖。
几乎是下意识的,她将身上的衣服解开裹在孩子身上,将他往自己怀中搂得更紧,原以为这样就能带给孩子温暖,却不料那孩子不但哆嗦的更勤,嘴唇也越发深紫。
此时,那走在前方的仙女停下脚步,不过回眸一瞥。
正好看见自己身后,那个怀中抱着病儿的母亲,她眉目间一片柔色,挥手撕下自己身后那长长拖地的衣尾,接着扬手将那撕下来五颜六色的布,丢入了妇人怀中娃娃的身上。
下一刻,那妇人怀中抱着的娃娃,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气,面上原本因窒息而变得有些发红的小脸,和那张略微有些深紫色的小嘴,也逐渐恢复了常态。
就在这时,她忽然身体猛地一惊,自梦中醒来。
当妇人低头看向怀中的娃娃时,见着他如同梦中一般,那憋得通红的小脸,微弱且急促的呼吸,尽管拼命的想要多吸一口空气,却还是枉然。
见此,那位母亲忽然想起,梦中那位身着五彩衣裳的仙女,当她将身上那半截布盖在孩子身上时,自己的病儿竟瞬间与常人无异。
只是……这五颜六色的布又从何找呢?
眼见着,怀中的娃娃性命危在旦夕,身为母亲的她却束手无策,任凭她翻遍了家里所有的衣裳和布头,也只能找到非灰既黑的麻布。
于是,她抱着怀中奄奄一息的病儿,在深更半夜没有星星也没有月光的夜里,火急火燎的里冲出房门,去挨家挨户敲左邻右舍的房门。
睡梦中被惊醒的邻居,大多数都不愿意从被窝里爬出来。
没有人知道,这位母亲是如何感动左邻右舍,令每家每户点亮烛光翻箱倒柜,却只找出来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碎布头。
那位母亲含着眼泪,怀中抱着那些邻居给予她的碎布,连夜缝出一张四四方方的被单。
而那个孩子,竟真的因为这张“百家布”,从鬼门关走了一圈折了回来。
以至于后来,世人总说刚刚出生的婴儿,为了驱邪避难须得挨家挨户求来一块布料,为孩子缝出一张“百家布”用于襁褓,待那娃娃长得稍大一些,便可将“百家布”改成“百家衣”。
“百家衣”,带着人性中最初的善良和温柔,将因此伴随着孩子长大成人。
芷烟听见初瑶说出那三个字,适才一脸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还是头一回见着传说中的“百家衣”。”
https://xianzhe.cc/book/59643/1985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