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单纯的火绳枪兵,根本无法排列紧密阵形,像西班牙方阵一般,与长矛、长戟,将火绳枪兵相互间错开的阵形就此衍生。
这类火绳枪手、长矛兵、戟兵和剑盾兵混编方阵,辉煌了两百年,直到燧发枪的制作工艺进化纯熟,以及刺刀的发明,而被紧密的,清一色的燧发枪手组成的线列步兵所取代。
混编方阵的终结,换来的是线列步兵的近三百年主导地位的辉煌。
从17世纪初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古斯塔夫方阵的基础上,簧轮式火器即燧发枪列装军队,发明线列步兵战术。
到了17世纪中叶,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陆军中,已经有一半是线列步兵。
随后发明了刺刀,虽然只是将小刀或者矛头插入枪管,且很难拔出,但也让线列步兵能保护自己,不至于在近战时特别是对抗骑兵时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时候长矛兵在陆军中所占的比例大幅下降。
在历史上西历1689年,奥地利陆军废除了长矛兵。
在西历1703年,法国陆军废除长矛兵。
在年间,彼得大帝几乎将所有俄国步兵转为线列步兵。
线列步兵成为了欧洲陆军的主力步兵。
直到鸦片战争,轰开国门的就是就是这类线列步兵。
在19世纪晚期,俄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仍使用线式战术,例如西历1853年月的克里米亚战争、年的普法战。
直到射得更准、更远、至少有500码有效射程的米尼弹ieba)的发明,以及大量普及,才让线列步兵战术慢慢淘汰,毕竟线列步兵战术对应的外号“排队枪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直到以西历18年发明的马克沁机枪,才让线列步兵战术,步入终结,直到20世纪初彻底退出战场。
17世纪初到20世纪初,可不就是近三百年的辉煌。
而对应时间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这个时候英国在欧洲的步兵主力,都是装备前装滑膛枪,即跟如今郑家军火器营没有多大区别的燧发枪、有限射程最远米、开一枪装填半天的线列步兵。
就更别说在远东打开清朝国门的,英国远东商队联合的商队护卫及雇佣兵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不过是1856年,英法远东商队联合商队护卫及雇佣兵,依旧装着着跟这两百多年前,跟时下郑家军火器营差不多的燧发枪,即前装滑膛枪,打的清朝割地赔偿,签署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是《南京条约》也是标志着在汉人亡国之后,华夏大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https://xianzhe.cc/book/59293/195282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