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郑家派来了信使,带来了郑元珣给杨谦的书信。
信中的内容,让娘亲韩氏都喜动颜色,确认了两遍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那郑元珣还真是够仗义的,咱家若是能够多了三十头耕牛,今年真可就是不担心误农时了。”
“是啊夫人,那位郑公子乃是刻意与公子结交,才会如此,说来,还是托了公子之福。”管家松叔听到这个消息也乐开了花。
此前一直都在为耕牛不足而发愁,想尽办法,走遍荥阳周边也才购来七头耕牛。
结果倒好,公子随随便便就借来了三十头耕牛,现在荥阳郑氏更是愿意转手三十头耕牛予杨府。
便是老爷当年,也没有这等本事吧……
“娘亲若是同意,那孩儿准备明日启程前往荥阳。另外,怕是还需要一得力人手前往。”
“这是自然,不过刘管事要忙着那学堂之事,松叔觉得何人可随大郎去荥阳?”韩氏也深以为然。
管家松叔想了想,抚着长须道。“陈管事在城内操持事务,刘管事要忙这兴建学堂之事,皆是无法脱身,老朽得看着那开荒事务,要不,就让老朽犬子走上一趟如何?”
韩氏点了点头笑道。“这几年,思行这孩子跟着胡帐房做事,也是该出师的时候了。
胡帐房前几日还跟老身夸奖这孩子做事谨慎,为人谦和,是个好苗子。”
管家松叔笑眯眯地,眼都眯成了细缝。“多谢夫人夸奖,犬子能有今日,也是多得老爷和夫人的照拂。”
杨谦当然不会反对,管家松叔的儿子叫闻思行,比杨谦年长八岁,也算得上是一位读书种子。之前就一直是杨谦父亲的贴身书僮。
直到前些年,因为生了一场大病,身子需要调养。杨宁便让他在府中休养,病愈之后就在帐房那边做事至今已有三载。
#####
杨谦领着知礼、闻思行等人乘车先是到了荥泽城,与那要回荥阳继续求学的胡维一同往荥阳而去。
“还是贤弟你有福气啊……”没有坐在自己的马车里,而是跟杨谦挤在同一辆车上的胡维谈兴甚浓,言及了杨谦被郡太守王维举荐为贡士一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愚兄我这几年来,都在郑氏求学。至今已有五载,这五年荥阳郡所出的十五位贡士,几乎都出自于荥阳城。而郑氏,就贡献了九人之数……”
“都是郑家的人?”听得此言,杨谦砸舌不已。
“当然不是,郑姓的只有三人,余者,皆是依附于郑氏宗学的才俊。”胡维摇了摇头断然道。
“毕竟这年头,读书本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那些贫寒之士,若是想要出人头地,单凭他们自己,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想到自己家中那一两万贯的藏书,杨谦也不禁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是啊,这年头,没钱是读不起书的。”
在隋唐之前,读书是士人阶级的特权,毕竟,光光是那些书籍不菲的价值,贫寒人家哪里读得起?
除非是天资聪颖,被哪位名师相中,又或者是自荐其身,依附投靠于世家宗族门下,不然根本不会有出头之日。
PS:更新到了,这个星期木有推荐,苦逼的潜行中,弱弱的求点收藏推荐啥的,拜托诸位了。
https://xianzhe.cc/book/5829/154802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