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帝这出其不意的复仇之剑正刺在霍光最敏感也最软弱的心口上,虽然大汉所有大权全部都集于他一身,然而他却对于天子的私生活不能横加干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外孙女在瑟瑟冷宫中独自哀叹,看着年轻的天子在众嫔妃之间狂蜂浪蝶,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总不能把天子所有的嫔妃一个个都驱赶出皇宫吧。
他想到如果将来的太子不是上官皇后所出,自己年事已高,到了驾鹤西游之后,外孙女的后位不保是肯定的了,就算自己织起的大网还能再撑个几年,早晚也会被这个年轻有为、野心勃勃的天子打砸个稀烂,最后能够凭仗的在皇宫中寄托的血脉也都荡然无存了,那霍氏家族可就真是一败涂地,万年也翻不了身了。
这一天,霍光正在大司马府的书房中自哀自叹,想着昭帝在宫中的任性而为而心烦意乱。贴身侍卫傅介子进来通报:“昌邑王属下邓少通,前来求见大司马。”
“昌邑王?他派人来做什么?”霍光对昌邑王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愕然,继而陷入了新的沉思。
这些大汉的封国诸侯王,霍光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他知道昭帝年幼登基,那些诸侯王大多对皇帝这个宝座垂涎三尺、虎视眈眈,而自己是受武帝重托辅佐天子的重臣,因此不管从心理上还是日常行动中自然都是对他们有所戒备的。
其中对昭帝最有威胁的燕王刘旦已经因为勾结上官桀作乱而畏罪自缢,削国为郡。
自那以后,霍光便长了个心眼,在所有诸侯国相邻的大郡,安插一名郡守,这些人或是自己的弟子或是自己的亲密老友,可以随时监控诸侯王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了任何异常,京城中好随时做出反应,防患于未然。
前几年昭帝遇刺,霍光已经查明广陵王刘胥就是背后指使人,但是苦于拿不到证据,只得暂且任由他逍遥法外,只是重重嘱托临淮郡守李响加强监视和戒备。
昌邑王刘贺按照辈分来说是昭帝的侄儿,依据东海太守林孝如所提供的信息,刘贺在身份地位方面一向老实本分,庸庸碌碌并无不臣之心。
虽然京中有些传言,说昌邑王好色如命,胡闹任性,有失一个诸侯王所应该具有的法度,但是霍光对这些却并不在意,世间又有哪个男人不风流呢,只要他安安分分地没有篡位的野心就可以了。
所以昌邑王虽然在个人生活上风闻不佳,但是霍光对他的印象还不算坏,然而毕竟两人之间并无任何往来,刘贺此时此刻派人来访,到底有何用意呢?
正在霍光苦苦思索昌邑王的企图时,邓少通已经随着府中下人进到书房,双方客套一番并坐下。
大司马没有发问,只是拿眼睛瞅着邓少通,用眼神询问他的来意。
https://xianzhe.cc/book/58105/184688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