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推理见长的张望之更是对忽律丹另眼相看,他想不到匈奴人中也有如此足智多谋、心思细密的人物,将来此人若是带兵与大汉为敌,倒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想到第二天天一亮就要按照忽律丹所说的路线亡命天涯了,众人纷纷倒地睡下休息以恢复已经透支了的体力,除了董洪熙外的几个人则轮流担任起了警戒任务。
一夜无话,想到此地离龙城还是过于接近,随时可能会出现匈奴追兵的影子,天刚蒙蒙亮,一行人便收拾行装,匆匆上马由忽律丹作向导向着西北坚昆的方向赶路。
众汉人谁都没到过坚昆,遇见忽律丹前更是对这个地方闻所未闻,就连龙城这样的匈奴腹地大家也是平生第一次造访,经过忽律丹一番介绍才知道,这坚昆位于匈奴西北面的边陲之地,离着龙城还有数千里的路程,别说是汉人了,就是真正的匈奴本族人也是很少光顾的,那里基本上居住的都是坚昆本地人。
匈奴本来就地广人稀,众人在枯燥的草原荒漠中走了一个多月才进入到了坚昆境内,好在确如忽律丹所料,他们背后一直没有追兵现身,因此也不用担惊受怕。
一行人都是轻装前行,随身携带的粮食和水无多,幸运的是在草原上时不时会遇到一两家牧民,忽律丹身上带着的金块足够多,每逢断粮断水时遇到牧民,都是花费大把的金钱换取补给,才得以继续前行。
进入坚昆境内之后,又接着走了三四天,众人在忽律丹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坚昆王城。
坚昆本来自成一国,只是匈奴自冒顿单于上任时起实力日渐强盛,便被迫一直屈服于匈奴的统治之下,右校王正是匈奴管辖治理坚昆的最高长官。
李陵和卫律一样,早在上一代匈奴单于在位时便已被封为一方权贵,这里虽然位置偏远,但也落得个清净自在。
在得知李陵是后无援兵而被迫降敌,又加上家族被戮才愤然背汉之后,昭帝时有几次在大司马霍光的授意下,前来匈奴通使的汉使趁机找到李陵劝说他重返大汉怀抱,只是李陵在自己的母亲被武帝杀死之后心意已决,况且担心再次受辱于大汉王朝,索性铁了心就在这异乡扎下根来。
坚昆王城和龙城相比,更加不像是一座城池,连一座像样的石造建筑都找不到,到处都是毡房帐篷和畜圈草场。
众汉人经忽律丹解释才知道,匈奴各个部族都以游牧为生,就算匈奴本部单于的王城龙城也不是固定在现在的位置百年不变,龙城附近资源耗尽而其他地方又有丰沛的水草时,单于就会把王城迁移到新的地方,以适应生存需要。
连强盛的匈奴民族都无法保证王城固定在一个地方长期不变,更何况坚昆了,这王城简陋易移,正是为了随时可以迁徙到更易生存的其他地方。
王城中央几座高大挺拔的帐篷与周围低矮的毡房相比,显得与众不同,想来就是右校王李陵的公署兼居所所在了。
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中间的大帐,右校王早已得到下属通报,出来相迎。
https://xianzhe.cc/book/58105/184687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