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里,大公公高鉴陪伴赵国皇帝在阅览奏疏。
一会儿,金古梁来了:“臣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疏,问:“查到了吗?”
“回陛下,查到了,李铁住在凝鑫阁。”
“那你觉得,是朕出宫私访他比较方便,还是传朕口谕让他偷偷进宫方便啊?”
金古梁道:“陛下,臣觉得都不太好。武举在即,李铁已经取得省试第一的好成绩,以他的实力,这次必能高中,陛下不妨再等等,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皇帝急不可耐地道:“可朕已经等不及了。”
金古梁面有难色,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劝,不禁看了高鉴一眼。
高鉴微微摇头。
意思很明显,不用劝了,劝也没什么用。
两人都知道,自皇帝看了李铁给他写的“十万字书”之后,就一直想见李铁一面,来个秉烛夜谈。
本来,皇帝像打了鸡血般,将李铁写的“十万字书”看完,又让三位丞相和户部尚书一同看。
没想到看完后,四位大臣基本上一致反对,认为不可行,此事需要谨慎。
只有中丞相闫恩旺,支持清查全国土地,但看到征收子粒田三分税时,脸变黑了。
那天,皇帝是从早上一直看到下午,然后又陪四位大臣从下午看到凌晨,最后争论到天亮。
可依然没有统一结果。
而且四位大臣不约而同得出一个结论:陛下这是想钱想疯了吧?
当然,四位大臣最后的矛头无疑全部对准“十万字书”:
这是哪个杀千刀写的?不是要与天下人为敌吗?出的那叫什么馊主意?
的确,李铁的建议触犯到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对皇家子粒田征税也好,清查全国田地也好,都等于是割他们身上的肉啊。
不反对才怪呢!他们能找出一大筐反对的理由。
然而,最要命的是,皇帝觉得可行。
他当然觉得可行啊。
最后钱都到了国库嘛。
虽然国库的钱皇帝也不是想拿就能拿,但他是皇帝,还是拥有最大的支配权与使用权。
毕竟国库里任何一项大的开支,最后都得他说了算。
虽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有权颁布任何一项政策措施,但如果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也势必难以推行下去。
所以,李铁的“十万字书”就这样被搁置起来了。
喜的皇帝,悲的也是皇帝。
若不是考虑到李铁要参加武举考试,他都想再到忻县微服私访一次。
焦心地等待一阵子,终于等到李铁要进京参加京试了。
皇帝按捺不住,这才让金古梁偷偷去打听。
为什么要偷偷?
因为“十万字书”至今除了他们三个,还没人知道是李铁写的。
一来,皇帝明确交代过,要保密,这谁敢随便透漏?
二来,皇帝是去忻县后,回来才有的“十万字书”,不是没有大臣怀疑是忻县的人所写,可任谁都不会想到那是出自李铁之手。
毕竟人家才十几岁,阅历尚浅,根本写不出此等文章。
这样,李铁成功躲过了怀疑。
……
https://xianzhe.cc/book/57636/1799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