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P>
杨振的话,让一肚子疑惑的安庆后等人更加疑惑了,纷纷直视着杨振,等待杨振的下文。</P>
“你们或许以为,我们现在已经很强大了,——比起我们在松山时,比起我们初到旅顺时,我们的确变得强大了许多,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的力量也仍不足以一战定乾坤。</P>
“你们或许认为,征东军一军变三军是一件大好事,但其实有利有弊,归根结底是我们地盘扩张过快,本都督不得不为而已!你们仔细想想,这次跟我西进的队伍,为什么只有右翼军一个团营?”</P>
杨振话音落定,安庆后也好,张国淦也罢,都陷入了沉思。</P>
这个时候,倒是麻克清突然说道:</P>
“都督英明,自然不会中计,可万一朝廷中计——”</P>
“是啊都督,万一朝廷中计,要我们撤军怎么办?”</P>
“是啊都督,关内的形势可不咋地,朝廷答应清虏议和咋办?”</P>
麻克清的疑问,一下子击中了安庆后和张国淦真正的担忧。</P>
就见他们二人紧接着麻克清的话,你一眼,我一语,把话挑明了。</P>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万一朝廷中了计,议和成真,我们或许就成了狡兔死走狗烹的走狗,就成了飞鸟尽良弓藏的良弓,然后被朝廷裁撤,或者遣散。呵呵,你们这个担心,同样是多余的。”</P>
“多余的?”</P>
“都督,老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P>
张国淦和安庆后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疑问。</P>
他们和清虏你死我活好多年了,如今好不容易占了点上风,实在不愿意搞什么停战议和。</P>
“相信我,议和成不了真,就算咱大明的圣上想议和,它也成不了真。”</P>
说完这些,杨振再次端起茶碗,虽然他并没有端茶送客,撵他们走的意思,但这几个人听到杨振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也都闭了嘴。</P>
过了一阵,又见杨振没有其他吩咐,纷纷退了出去。</P>
虽然杨振没有明说有什么办法让议和一定成不了真,但是他们知道杨振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担忧,而且早已胸有成竹,他们心中也总算安定了下来。</P>
好在“停战议和”这样的事情,目前仍局限在杨振身边的小圈子里,并没有扩散开来。</P>
事实上,一旦真的扩散开去,引发什么误会或者谣言,那对于军心士气的冲击将会是不可估量的。</P>
而这,也是杨振不得不向身边这些人认真解释自己所作所为的主要原因。</P>
到了当天晚上,带队监管参将府别院清虏使者驻地的刘文炤、崔登科一起来报,说清虏副使硕托请求再次拜会都督。</P>
杨振想了想,最后拒绝了这个请求。</P>
杨振并不是担心自己夤夜召见清虏使节的消息会传出去,或者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比如引发京师朝堂上的猜疑或者弹劾攻击什么的。</P>
对他来说,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P>
因为不论是秀岩城的驻军将领,还是他的直属卫队抬枪营官弁,也包括这次带来的右翼军火枪团营将领,都是根底清白的铁杆的嫡系。</P>
他并不担心有人会出卖他。</P>
他只是觉得没有必要。</P>
谈判是交易的艺术,归根结底不过是利益的交换或者勾兑。</P>
但是对于清虏,杨振的决心和目的早已确定,他不想做什么交易。</P>
以往所采取的一切看似是谈判、看似是交易的做法,都是在自身不够强大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而已。</P>
包括为了挑动多尔衮回师夺位而搞出来的停战议和,都是如此。</P>
现在,多尔衮吃到了之前停战议和的甜头,又想搞全面停战议和,不论其真实计划如何,其中必有一样考虑,那就是借此迟滞甚至是瓦解大明在其东西两线发起的攻势。</P>
为了达成这一点,多尔衮特意派遣硕托前来,想必会在私底下放低身段,以便换取一些公开场合争取不到的东西。</P>
既然明知如此,杨振当然不会给他机会。</P>
或许这也算是极限施压的一种吧。
https://xianzhe.cc/book/5757/2741862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