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要去的那家人住在北城西北部靠近城墙的位置,离明清街不远,不一会几人就到了那户人家的大门口。看着眼前的大门,就算有些地方破败坍塌了也不能掩饰主人家兴盛那会的盛况。飞檐斗拱垂花券顶的大门,大门两边各有一个两米多高的石狮子,看年代最起码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厚重的木板大门,虽然有的破了好几个洞显得有些难看,可是大门上残留的铜铆钉见证了它昔日的辉煌。
穿过大门就是一个大院子,一进大门任文江就看出了这是一座在遥县城里绝无仅有的三进大四合院。虽然不清楚有多大,可按任文江的估算这个院子的占地面积不小于三千平米,这在遥县城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院子。
院子的总体结构是三进三院过道厅,第一进院是看家护院住的地方,走过道厅就进入第二进院,第二进院一般是管家、会计住的。过去的人很讲究,进了家门先在过道厅里面停留,一般不会轻易招待客人到主院,所以过道厅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客厅。穿过二进院的过道厅来到了第三进院子,第三进院是主院,有主人居住的正房和儿女们居住的厢房,主院是九间坐北朝南的正屋,正屋中间的中堂最大,大概相当于普通三间房屋大小。东西两边各有六间厢房,东西厢房虽然破旧但依然保持了原貌,院子里的一棵上千年的古树见证这座老院的昔日的辉煌和时代的沧桑巨变。
院子的主人看到任文江一行人进来后,满脸的疑惑,当他看到王建设后立马迎了上去道:王哥你怎么才来啊,等了你好几天我还以为你不来了。王建设连忙道:乔兄弟对不住啦,前几天家里有事,这不今天一有时间我就赶过来了。听王建设说完乔姓主人道:既然来了,那咱们就进去看看吧,里面这些东西可都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现在急需用钱我说什么也不会卖的。
任文江牵着王瑶的小手跟着大伯和王建设进了中堂,入门对面是一块高大的板壁,板壁前摆放着一张长条案,条案前放着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各有一把太师椅,板壁的正中间挂着一张山水中堂画,看画纸的老化程度,任文江感觉最起码是明朝的。中堂墙壁的两侧挂满了字画,正堂中央两侧摆放对称的几和椅,应该是晚辈或下属的的座位。
因为古代厅堂家具要体现典雅庄重、端方肃穆、秩序井然的气度,所以中堂家具形体一般都很大,多为六件套:条案、方桌各一张,椅、几各两个。除了这些固定的陈设,厅堂之中还摆放八套太师椅,布置讲究周正、庄严、对称、配套、和谐。一般而言,厅堂家具的摆放,是最能体现家庭精神境界和生活品位的焦点。可谓“添一笔则无章,少一笔则意寡”,只有相得益彰,方能起坐之间,自成天地,起到挡风辟邪和加强私密性的作用。
由于任文江和王瑶年龄小,所以主人也没有在意两个在屋里乱转的小孩。任文江拉着王瑶走到离自己最近几套太师椅前,可能是因为有人经常擦拭的缘故吧,太师椅很干净。任文江看的眼前的太师椅,一眼就看出了这几套太师椅都是黄花梨打造的,眼前的几套黄花梨太师椅色泽黄中带红、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在一些部位还能看到“鬼脸”纹。任文江看着眼前的几套黄花梨太师椅暗暗吃惊,就这几套黄花梨太师椅放到后世没有上亿人民币想都不要想买到手。
更吃惊的还在后面,任文江带着小王瑶走到板壁前的条案前,看着眼前颜色紫黑,表面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的案面,立马就认出这只条案是紫檀木打造的,而且条案后的板壁和前面的八仙桌椅子也都是呈现出紫檀木特有的的紫黑缎子般的光泽。
任文江站在条案前一边平复着自己强烈波动的情绪,一边抬头打量着壁板上的中堂画。中堂壁板上挂着一副山水画,看画纸的年代大概是明朝那会的。通篇画面整体景致秀丽,云水浮动,一篇生机勃勃山河秀丽的景象,画角的落款为董玄宰,看来这幅山水画应该是明朝董其昌的作品,因为不能拿下来细细观看,所以任文江也不敢肯定。
看完厅中的物品,任文江带着王瑶在屋里转了起来,墙壁的四周挂满了明清时期名人的字画。转了一圈任文江就发现这些画都是明清时期有名画家的作品,甚至还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幅黄公望的山水画。任文江走到里屋的门口朝里面看了一眼,屋里的六个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瓷器古玩,看上面厚厚的灰尘就知道主人很长时间没动过了。
这时院子的主人和王建设、任卫国从隔壁屋里走了出来,看主家的样子应该是和王建设没有谈妥。看到大伯他们出来任文江连忙拉着王瑶走了过去,看着院子主人有些失望的神色,任文江感觉他现在出手这些古玩的心思非常急切。想到这,看着一旁的大伯,任文江悄悄对他使了个眼色,指了指一旁的太师椅。任卫国看到任文江的小动作后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太师椅,也看出了太师椅是黄花梨打造的。
https://xianzhe.cc/book/57329/1772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