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心情,反而大家更多地在调笑王忆。
有人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又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家们平时的生活可能比一般人还要枯燥一些,像王忆今天遇到的事情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难得。
说不定,今天的事情以后会变成王忆笔下的素材。
作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未必需要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但如果能够有更多的经历肯定是更好的。
大部分的作家也会把自己的经历揉合到作品中。
有时候读者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某些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片段,可能会很诧异,认为是作家自己编的,或者是故意用了夸张手法。
其实并非如此,现实往往比还要更加离奇。
之前庄语写过一部反应乡村思想落后的,里面写到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年轻夫妇出外打工,一双儿女留给爷爷奶奶抚养。
有一天,奶奶给孙子孙女儿洗澡,先给大一点的孙女儿洗完,准备给她穿衣服,又怕水温太低留孙子在水里受凉,就把洗澡盆放在了煤炉上面加热,连带着孩子也放在盆里。
后来可能奶奶年纪大了精神不好,给孙女儿穿衣服一时忘了孙子还在煤炉上面,令小孩子活活烹死。
这件事情写出来,有些人根本不信,非说庄语是为了悲剧而制造悲剧。
但是对庄语来说,这件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还是他们同村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情也给庄语提了个醒,虽然现实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他毕竟不是新闻工作者,要做的也不是如实记录新闻,他应该顾虑到故事写出来之后呈现的效果。
假若书写出来,让很多人第一感觉是虚假的,不论里面写的东西是不是有据可依,有实可考,从某种层面来说都是失败的。
酒菜还没上桌,众人围绕着今天的事情聊着天,庄语也就提到了之前的这件事情。
听庄语说完之后,刘源说道,“我觉得还是不用太过考虑读者的感受,我虽然知道你是在照顾读者,但是时间久了多少有些逢迎读者的意思,难以坚守本心。”
刘源说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随后又被王忆反对,“如果表达思想的时候,不去考虑受众的感受,这无异于自言自语。”
“或许最上乘的文学作品就是自言自语。”刘源说道。
张重挑了挑眉毛,这让他想起了朱光潜。
朱光潜曾经在一封公开信中提到过他的主张:最上乘的文章是自言自语。
跟刘源此时说的话不谋而合。
刘源和曾经的朱光潜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因为大部分的纯文学都是如此,作者在创作初的用意首先就是要发泄心中所不能发泄的。
朱光潜后来在解释自己说过的这句话的时候,也引用了劳伦斯说过的一句话:为我自己而艺术。
https://xianzhe.cc/book/5695/381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