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等美国的教育资源如同印度一般的紧张,且阶级矛盾太多,社会经济又不景气的时候,又未必会比印度做的好。
这种不公平的比较,相当的没有意思。
电影与其说的是帝国工业大学所发生的故事,不如说是借助这样的一个视角,客观的讲述印度教育,这样一个体系的架构理念。
全世界都会有这样的思索存在,教育问题也始终是全人类都在关心的问题。
贝拉反复想要揭示些深层次的东西出来,她细细的回味观影时候的感受,却怎么也抓不住那种感觉。
她忽然想到了电影前半段各种喜剧包袱的逗乐,那时候,她看得很舒心。
想到这里,她忽然有了灵感。
贝拉拿起笔,开始写道。
“今天去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得到了很多。”
“电影讲了很多问题......”
1.学生自杀。
2.阶级差距。
3.拜金主义。
4.填鸭式的教育。
当然,我或许并没有理解的很透彻,但我很清楚的知道,这是我观看完这部电影所产生的一些看法。
在印度,一条人类的生命,自诞生之日,就被打好了标签。
它会决定你是一个“人”,还是所谓的“贱民”。
他们的国情如此,而有限的物质基础与教育资源,面对着数以增长的人口数量,也容易生出很多问题。
当然,就算知道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也做不了什么。
我只能选择性的忽视掉这些,为什么要有人操心与自己不相关的事情呢。
但看完这样的一部电影,总会有一些东西,压在胸口,不吐不快。
我完全觉得它是一部值得尊敬的电影。
至少它能带给我感动和许多意味深长的道理或者现象。
1.很多人都想做自己想做的,但这个过程的到来,却总不那么的让人满意。
2.剧中的兰彻总喜欢把一句话挂在嘴边“All is well(一切皆好)”,这句话虽然看起来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却能让人获得面对这些问题的勇气,所以才会有“问题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个问题。”这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对。
3.死记硬背并不能收获学习的快乐,而学习也并非是为了追求结果,而是要做到享受过程,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努力的追求自我的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4.有一种人生是按照既定的要求准则,按部就班的活着,大家都觉得你的人生很对,但却自己不快乐,还有一种人生是你的选择方向有些人并不认同,甚至会持反对意见,但你在这个规划的过程上面,按着这个走,你会很快乐,电影告诉了我们这个选择题,又会想要哪种人生呢。
也许上述只是我得到的一些方寸之间的皮毛之理,大家并不认同,但那又何妨?
这两个小时的观影效果,让我感觉很棒,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到现在还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或许就是这部片子的魔力,像一粒种子,根植在我们心里,积蓄力量,等待着有一天的破土而出。
写到这里,贝拉停顿了一下,最后肯定的一点头,继续写了下去。
她想说的话有很多。
“说了这么多,也明白了很多,但却无法有太多的改变。印度,这个让我稍显了解的国家,难道会因为我的一番话发生点什么吗?这不可能。这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诞生了很多的有识之士,但我们仍苦于挣扎不能公平的分配财富?为何会有让少数人得利而牺牲多数人的阶级问题的存在?为何会在物质越加充裕的年代,还是有人饱受贫穷的困扰?”
人们说正因为是贫困,所以需要更多的创造财富。
但实际上问题不在于世界上的资源不够多,世上之物足以满足世人之需。
只是或许正如那句话所言:没有人能满足所有人的贪欲。
分配的不公由此而来。
就这样吧。
我对这部电影观影的理解就是,能收获到那么一句台词、一处场景、一个镜头能让内心颤动,激起一些思考,哪怕只是三分钟的热度,也就够了。
因为,
三分钟的热度,
有三分钟的思考,做三分钟的贡献。
改变不了什么,就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最后她给这篇影评写下了标题,《我们都想追求卓越》。
https://xianzhe.cc/book/5388/145050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