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本地的媒体们都很敬重他。
接下来,还陆续有人上场。
一位位的导演或者演员明星有序走过,记者媒体们间隙性的火力大作,这之中的规律很好掌握——那些没有专车接送或者有专车接送,但并不是靠脸吃饭的电影技术性人才统一会被忽视,记者们摆摆样子,瞎鼓掌几下,就过去了,只有那些有新闻价值或者意大利本土的电影工作者,才能使他们的武器开火。
大约一个半小时过后,嘉宾们都走的差不多了,开幕式才终于开始。
按往届的规矩一样,想进入电影宫看的话,除了那些被邀请的开幕式成员外,圈子里照例会有会场票据流出,不过高达五千欧元一张的昂贵价格显然不是莱曼、瑞恩等人愿意承受的,所以他们也没有去电影宫正会场和那些明星、演员、导演们共同观看开幕式,而是选了旁边的分会场——100欧元一位。
这个会场的开幕电影名叫《季风婚宴》。
从申报上的信息可以得出,这部电影夺得金狮奖的呼声很高,仅次于媒体影评人最看好的《狗日子》。当然,要不是受到评委们的重视,这部电影也不会被安排为开幕电影了。
检好票,坐在电影宫旁边的分会场里,莱曼三人静等着影片的播放。
“看起来好像很精彩的样子。”
托马斯手里拿着官方给出的电影资料,这样说道。
莱曼闻言,咧嘴笑了一下。
离开场还有十分钟,进来的人群就把偌大的放映厅给坐满了,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
白人、黑人、混血人,各个地区都有人前来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电影这种艺术的魅力可见一斑。
静等了十分钟,电影开始了。
这是一部讲述印度女人爱情的电影,从一开始就能看出来大致剧情: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拉力特和妻子皮米在为女儿阿迪特的婚姻大事忙碌。
他们想要为自己的女儿举办一个盛大、豪华的婚礼,但又苦于手头紧缩,所以要精打细算。
同时,那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家族成员们都为了这次婚礼而千里迢迢的赶回家乡,这些事也需要拉力特操心,所以短短几天里,他忙得焦头烂额。
女儿阿迪特要嫁给的是在美国休斯顿工作的网络工程师海蒙特,在这场指定的婚姻里,他们俩要在订婚仪式上才能首次相见,并在几天之后立马成为伴侣。
但阿迪特喜欢的是另一个脱口秀的主持人,而且还是婚外恋,但她依旧是义无反顾的堕入爱河。
阿迪特的表妹阿亚沙与大学生拉胡**。
婚礼策划人杜比一边忙着应付拉力特,一边喜欢上了他家里的女仆爱丽思......
随着故事发展下去,让莱曼看的极为难受。
这部《季风婚宴》人物的设定再结合自己认知的印度形象,简直就是完全的虚假。
导演明显抬高了印度女性的地位,而且弱化了整个社会对女性不听夫命的容忍。
就算是情节需要,也太过了,完全不尊重印度的风俗。
记得在印度有句很出名的脏话,内容是这样的:我希望你会生个女儿!
由此可见他们那里女性的地位非常之低,低到什么程度呢,出嫁的时候,由女方提供几乎所有婚礼所需的物品,并且还要附送一份嫁妆,男方则什么都不要出。像一部纪录片《没有女人的国家中》,对于那些女性幼童,从一开始出生就选择溺死的情况也不再少数。
也是这种严重的男尊女卑,印度一直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案发生地,他们的首都新德里更是被称呼为“**之都”。
可笑的是印度的法律还是沿袭的一百多年前英国殖民地时期所颁发的,对于**,女性侥幸没死的话,出庭作证,法官认可,也要等待几至十几年才能得到结果,不仅如此,还要拿出高昂的诉讼费用,以及一遍遍的揭示自己内心的伤疤。
因为出庭作证,那些被**的女性受害者要把侵犯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讲清楚,法官才会受理。
银幕上的故事继续进行着,对于印度女性地位的美化更加突出。
但转念一想,莱曼好像有点明白这位导演的良苦用心了。
印度社会矛盾激烈,她估计也是知道的。
这部电影更像是她心中的一种寄托一样,她希望印度女性的地位能上升甚至和男人平等。
难怪会这么拍,原来是一位女权斗士的思想。
默默的看完电影,听着导演米拉-奈尔的讲话,莱曼吐槽道。
“我们走吧。”瑞恩忍着瞌睡看完了一部印度电影,实在是受不了了,眼看着电影结束,赶紧催促道。
“对。”托马斯表示附和。
当三人重新拥抱外面的阳光时,瑞恩还忍不住说道:“电影讲了什么?都要把我看困了。”
托马斯也是打着哈欠,“人物太多了,我记不住,每张脸都认不全。”
莱曼默默无语,这两个大老粗,估计是欣赏不来这种类型的文艺片。
除开导演掺杂的私东西,这部电影的品质还是在水平线往上的,剧情流畅,节奏把控,演员表演也不流于表面,倒也能看的进去。
“回去吧。”莱曼说了一句,便迈开脚步顺着道路往外走。
两人立马跟上。
https://xianzhe.cc/book/5388/14503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