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芝只是那千千万万个女婴中的一个,而且她还算是最幸运的那一部分。
——除了被太婆婆捡回来好好养活了之外,舅舅姨姨们都还算是挺心疼妈妈的。舅舅们长大之后也都记得家里的姐姐妹妹们小时候为他们做的事情,家里的女性遇到事儿了也会去撑腰;姨姨们知道杨秋芝日子过得不好,也都会接济。所以几兄妹关系处得还不错。
上一世文从胜去世之后,文小满有段时间生活费没有着落,都是舅舅姨姨们帮衬着的。
杨秋芝娘家海拔比较高,很适合种茶叶,所以舅舅们都做些茶叶相关的生意,条件都还算可以。
三个舅舅都住在一条街上的。外公一个人住在后面的老房子里,走几步路就能到小儿子家。
不是儿媳妇不愿意和他一起住,是几个舅舅们和他感情也就那样,住不到一块儿去。
外公自打外婆去世之后,身体也差了一些,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性格越来越古怪。
几个女儿有时候会把外公接过去小住,但是没多久就会吵起来。以前杨秋芝在家的时候也会把他接过去,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
后面几个女儿都不想接他过去了,只是在家的时候,有空就上去看看他,给他一些钱,帮他洗洗被子,做餐饭,再开解开解他。但是于事无补,外公还是在自己造的死胡同里不愿意出来,听不进任何的开解,和子女的关系也越来越远。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真的是相互的,是需要付出的——并不是成为了父母就理所当然地可以享受子女尽心尽责的孝顺。孩子从小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多少关爱,那老了之后能有多少感情呢?被世俗裹挟着的“孝顺”又能维持几日?
文小满记得上一世外公是在文从胜去世之后好几年才去世的,在最后那段时间里,三个舅舅轮流上去照顾他,也算是尽了孝了。
……
文小满一家下午赶上了最后一趟班车,搭到了舅舅家所在的镇上。二舅舅家有收茶叶的小拖拉机,提前开下来等着接他们。
到达的时候,大姨他们一家也来了,都聚在小姨家里商量要买多少鞭炮和纸钱。这边的习俗是过赶年那天给夫家祖先们“拜年”,嫁出去的女儿们就是拜年那天给娘家这边的祖先们“拜年”。
今年小姨一家在外面打工赚了些钱,盖好了新房子,从山里面搬了出来,和三个舅舅们都住在同一条公路边上来了,极大地方便了一家人过年团聚。
几人商量好,直接去隔壁商店里采购,然后就搬上山去。
文小满姐妹俩也跟着一块儿上去放鞭炮了。
杨秋芝和往常一样,只给太婆婆下跪磕了头。
文从胜倒是都磕了一遍,祈求新的一年,各路祖先都能保佑自家一切都顺利,要是能更上一层楼,那就更好了。
可惜事与愿违,也不知道是拜错了哪路祖先,文从胜在正月初五的时候,接到了来自蓉城的电话。
https://xianzhe.cc/book/49996/1523752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