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很冷的雨,不是老人家的招待,自己恐怕就是要生一场大病了。
老人家还是那个瓦屋。
几年过去,这里一点都没有改变什么。
再次敲响老人家的房门。
老奶奶在家,这些年,她更老了,头发白得更多了。
她一时间没认出李均来。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情吗?”
“老奶奶,还记得我吗,您以前借宿给我呢,那年我去王家村。”
李均笑着说道。
老人家和蔼地道:“记性不大好,有点忘记了。”
不是老奶奶记性不好,是这些年,她让很多在外做生意的人在她家借宿过,因为老人很热情。
老人这些年,一直在等着他在外面做生意的儿子归来。
可是一直他都没有回来过。
这年代华夏做生意东南西跑是需要胆量的,为了几千块杀人的事情都是常事。
老人的儿子究竟是生还是死了,在这个通信不方便,社会秩序还是比较混乱的年代真的很难说。
和老人你一句,我一言地聊着。
李均说老人曾为自己**蛋面。
自己碗里都没有,给自己吃,十分感动。
老人似乎想起了几年前,借宿的李均。
“哦,家伙,我想起你来了。”
“那时候你还是半大的小子,就到处跑。”
“瓜娃子,真不错,现在车都买了。”
“我儿子一定也是想着买车然后开回来看我。”
……
李均为老人留下了一大堆礼物。
老人死活不收。
但是那是李均的小心意,当知道老人家儿子多年未归,李均感觉一丝心悸,在那些礼物里面塞了一叠人民币。
“好人有好报。”
告别老奶奶之后,李均让史大逵后面调查一下这个老人家的情况,还有她儿子的情况,让朱国富去调查一下,那个人是生是死,这个老奶奶是个善良的老奶奶,他想为她做些什么。
“去王家村。”
李均还记得多年前那个岔道。
从那里可以直接到王家村。
那条路似乎变得宽阔了一些,不过依旧还是土路,一下雨,李均知道到处是泥泞。
要修富,先修路。
华夏的发展之路还需要二十几年,才能覆盖到乡村村村通水泥路。
现在是奢侈,国不富民也不强。
王家村,这一天,村头的老人一个个大葵树下站了起来。
有城里的小汽车来到他们村了。
他们一个个跑过来看稀奇。
“这大老板是谁家的亲戚呀?”
“这车好俊!”
众人羡慕着。
想起几年前被当成人贩子的凄惨遭遇,李均这时候才感觉人真特么要人靠车装佛靠金装的意思。
https://xianzhe.cc/book/4970/12947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