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锅这种事情,不让兄弟去让谁去?
“所以,皮卡隆,就是你了!”
在心里定好背锅的人选,陈堪也吃饱了。
站起身来满足的揉了揉肚子,在胖厨子哀怨的眼神中扬长而去。
陈堪回到办公室便取来大明堪舆图,用朱笔在地图上圈出来十几个小圆圈。
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一个藩王的封地。
圆圈越大,则代表这个藩王的实力越强。
削藩这种事情,若是让别人来做,说不定真的会逼反这些藩王。
但对于来自后世的陈堪来说,不说是易如反掌,也可以谈得上手到擒来。
因为历史上朱棣削藩是成功了的,陈堪只需要照抄作业就行。
望着地图上最大的那个圆圈,陈堪脑海里浮现出相关记忆。
宁王朱权,封地在大宁,拥兵八万,有战车六千,是大明宗室之中仅次于燕王朱棣的大藩。
朱棣靖难时,给他画了个平分天下的大饼,从他手上换来了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且至今仍未归还。
历史上朱棣第一个削的也是他。
思索片刻之后,陈堪取过一封折子,在封面上写下:“削藩之策”
四个大字。
当然,抄作业肯定也不能全抄的,否则哪来的成就感?
既然陈堪来了,那这些藩王们的日子,就别想像历史上那样好过了。
至少陈堪不可能让历史上的大明中后期‘以举国赋税十之三四供养宗室’,这么荒唐的事情再次发生。
那都是民脂民膏,给这些宗室弟子用,太浪费了。
有这些钱,都够大明将通古斯野猪皮挫骨扬灰多少次了。
所以陈堪思索良久,最终定下了:“褫其权,留其爵,圈养诸王”的策略。
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后,陈堪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吹干墨迹,将这份奏折收进了袖子里走出了房门。
想要削藩,光有这份奏折是还不够的,还需要策略。
至于怎么个策略,就要看朱棣削藩的决心有多狠了。
是只想单纯的收回藩王的兵权,还是说可以赶尽杀绝?
这得去试探一下朱棣的态度。
另外,这封奏折肯定不能署自己的名。
容易得罪人。
所以还是让李景隆去比较好。
至于功劳,陈堪的要求不高,李景隆占大头,只需要给他留亿点点汤喝就行。
当然,能折现是最好的。
但陈堪找遍了整个锦衣卫,也没有找到李景隆的踪影。
找不到李景隆,陈堪一个临时工,连进入皇宫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去试探朱棣的意思了。
随手拽住一个路过的锦衣校尉。
陈堪问道:“看见镇抚使大人去哪了吗?”
“镇抚使大人?”
“没看见!”
连续问了好几个路过的锦衣校尉,都说没有看见李景隆。
陈堪急了,上班时间擅离岗位,这李景隆整什么幺蛾子。
“大人,这个时间点,镇抚使大人应该在偎翠楼里睡午觉呢。”
一道小声的声音在陈堪的耳边响起。
陈堪转头看去,就见黄狗儿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似的朝前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摇头:“没看见,不清楚,不知道……”
“偎翠楼,睡午觉?”
陈堪瞠目结舌。
这李景隆,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https://xianzhe.cc/book/46294/1459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