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由校派遣的监军以及锦衣卫南下的后一天,湖广布政使司的一份奏疏,又给朝廷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湖广苗人叛乱了,非常的突然,地方官府根本就没有准备,以至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至于地方的卫所军,根本就指望不上。
比起烂的程度来,湖广和南直隶这些地区的卫所,是整個大明最烂的。
因此要想平定湖广的苗人叛乱,必须要从其他地区调遣兵将才行。
朱由校放下奏疏后,闭上眼睛躺在龙椅上深思了起来。
他可不会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叛乱。
但是现在的他也想不了太多,短时间内是无法查清来龙去脉的。
当务之急,是要火速剿灭叛乱才是。
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湖广是大明的核心所在。
北方几个省的口粮,还有辽东都司驻守军队的军粮,可都是离不开湖广的。
如果湖广出了乱子,大明的国情必然更退一步。
而正在朱由校沉思的同一时间,内阁的三位大臣,早已到达了乾清宫之外,正焦急的等候皇帝的召见。
“本以为我大明朝可以与民休养两年,安稳国内,没想到先是云南叛乱,现如今湖广又生变。”
“大司马,你是军部大臣,又是兵部尚书,我大明之兵事你最为了解,可想出好的法子来了?”
王象乾摸着花白的胡须,侧身看着简在帝心的重臣说道。
而王在晋此时也是眉头紧皱。
看样子并没有什么办法。
但他还是强撑着说道:
“湖广突然爆发苗乱,官府一时没有防备,以至于陷入被动的局面,也在情理之中。”
“可首辅也不必多虑,根据湖广的奏疏来看,叛乱的苗贼不过数千乌合之众而已。”
“朝廷只需调遣三五千精兵,用不了多久就可荡平他们。”
听着王在晋的回答,王象乾冷哼一声道:
“大司马这话说的倒是轻巧,湖广要是有三五千精兵,湖广的奏疏就是捷报了。”
他这话里话外,可以说句句带刺,分明就是针对王在晋。
王在晋也是个人精,怎么会听不出他的意思呢?
他与王象乾,虽然没有个人恩怨,但是在为官之道,以及治国方略上是背道而驰的。
王象乾向来主张的就是休养生息,等朝廷缓过劲来,富裕起来在集兵马去打仗。
可王在晋是典型的主战派官员,而且皇帝的前几次亲征,他都是极力支持。
因此在王象乾这样老成持重性格的人眼里,王在晋又多了一个弄臣的身份。
即一味的去迎合皇帝,而不从天下以及朝廷大臣的角度和利益去进行思考。
但王在晋也没有再做回应,装作没听见一样,站在一旁看着乾清宫的殿门。
而徐光启也是当做没有听到,内阁两个大臣的政见不和,在京师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徐光启都怀疑这是皇帝有意为之了,用一个颇为保守的人来当首辅,让一个一心渴望建功立业激进官员掌握兵马之权。
以此来形成相互制衡,既不让保皇派的官员一手遮天,也不让保守派甚至于反对派的官员掌握太多的话语权。
想到这里,徐光启不由得再次佩服起了当今这位年轻的皇帝。
皇帝看似喜怒无常,杀官无数,手段又极为残忍。
https://xianzhe.cc/book/45806/2710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