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眼光,一直停留在站立后方的侯爵一群人当中。
说真的,除了英国公一家外,大明朝的这些勋贵,还真的没几个好东西,尤其是那些因靖难战功而被册封的。
让他从这些烂人当中挑选,也真是难为情了。
思来想去,看了不知道多久,朱由校还是想不出有哪家勋贵担此大任的。
漕运总兵官之职,尤其的重要,因为他要通过漕运而去压制住南直隶的那些官绅。
要想胜任此职,这人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就像英国公一样,竭尽全力的支持拥护他。
最后他终于是矮人里面挑出了两个高个,敕封宣城伯卫时新为漕运总兵官,兼领淮安防备、河道总理之职!
敕封惠安伯张庆臻为漕运兵备防守参将,协助漕运总兵官处理河道以及运输所有事宜。
朱由校拟定的这两个人,既不是开国功臣也不是靖难功臣,宣城伯是武宗皇帝册封的,惠安伯则是英宗皇帝所册封。
两人虽是勋贵,但不像其余勋贵一般,互相结党营私,谋求私利。
大明朝的武勋,也是分等级层次党派的,比起文官来更加不团结。
开国与靖难的这两个勋贵集体,互相之间自然是更加亲近的,因为他们的祖宗怎么说也是一起流血打仗的。
而其余时段册封的,在勋贵这个大家庭中,地位并不是很高,而且也没有党派势力可言。
朱由校之所以选定这两个人的原因,除了他们相对干净清白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两家对皇帝都是忠心的。
英国公府尚且有一支数百人的家丁队,而这两个家里,除了奴仆和少量护卫以外,那是没有任何的武装势力的。
李自成攻进北京时,张世泽号召勋贵们将自己的家丁护卫全部组织起来,在城中拼死一战。
可他们两家的回复是,家里根本就没有家丁,就算想杀敌之心也无用,于是在内城被攻破的同时,两家人全部自杀殉国了。
宣城伯和惠安伯,这两家由于不在开国和靖难这两个勋贵集体中,也是避免了很多没必要的麻烦事。
当朱由校宣布由他二人分别担任总兵官和参将时,勋贵人群中已经有人躁动了起来。
谁也想不到,皇帝居然任命了这两个毫无存在感的人,简直不合常理。
文官们则表现的非常淡然,从始至终都没有言语过,保皇派的官员知道皇帝自己有想法,因此没有去举荐推举。
而其他的官员呢,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对他们毫无利益可言的事,是绝对不会去参与的。
勋贵当中情绪波动最大的,就是成国公朱纯臣了。
没想到他堂堂的靖难国公,居然被两个不入流的伯爵给比了下去,他是真的无法接受。
朱由校敏锐的眼神自然是发现了的,不过他直接无视了。
这种害群之马,他迟早是要给点颜色他看看的。
而卫时新与张庆臻两人已经完全处于懵逼的状态了。
他们根本就不敢想,皇帝居然会对他们委以重任。
不过敕令已下,二人也欣然接受了,皇帝的信重,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获得的。
https://xianzhe.cc/book/45806/1447496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