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列的措施,在双方友好的商讨下决定下来。
之后八百里加急呈递京畿。
等到广安帝的圣旨后,便举行了盛大的受降仪式,之后,陆瑜便带着满剌加王及其王妃、世子一起前往大明京畿朝拜天子。
闵和徐在忙碌于满剌加都司的事务,要在年前把满剌加都司健全起来,以达到军事上对满剌加的绝对掌控。
翁世资更忙。
吏部那边只有他一个人过来,他要在满剌加把承宣布政使司建立起来,不过好消息是,不论是承宣布政使司的建立,还是满剌加都司的建立,满剌加这边的地方权贵、官员,表现出来的态度,配合那叫一个积极,就差没有一把推开翁世资、闵和徐自己去操作了。
只要闵、翁世资和徐提出任何要求,满剌加官员、权贵、地主,都会竭尽全力的配合,甚至主动出钱出人甚至出地。
说简单点,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复杂一点,那就是大明的政治策略带来的后续影响,因为大明给满剌加的上层建筑的待遇很好,受降议定的条件中,大明利用各项条款,把满剌加的地方权贵、地主、豪绅有效的拉到了一起。
广安十一年秋冬,满剌加都司和满剌加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立。
满剌加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闵。
右布政使……嗯,由满剌加王出任。
至于承宣布政使司的参政、参议等一堆的官员中,满剌加本地的官员占了三成,当然都是经过挑选的,得经过南锦衣卫的仔细甄选才有资格重新入仕。
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三个府衙,诸多州衙、县衙,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比例:大明官员占七成,满剌加官员三成。
满剌加都司都指挥使是徐,都指挥使同知是闵。
都司衙门中,几乎没有满剌加官员。
原满剌加的武将中那些态度亲近大明的,都在十三个卫所中任副职,或者直接武将转文职,但不论是继续出任武职还是文官,手中几乎都没有兵权。
广安十一年冬,大明从全国境内抽调了大量的工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户部的官员,到满剌加建立下沉部门。
其中户部和工部最为重要。
户部在淡马锡成立了满剌加赋税司,主要就是为了收过路费和满剌加全境的赋税。而工部则在满剌加建立有司后,立即在满剌加全境进行矿山勘测,同时从满剌加通往中南半岛总承宣布政使司的水泥管道也开始勘测、修建……
既然满剌加是大明疆域了,而且离大明太远,鬼知道什么时候就脱离掌控了,得尽快尽可能的把满剌加的矿山资源利用起来。
广安十二年的春节,随着大明广安帝一封册封满剌加王的圣旨布告天下,满剌加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邦国,真正的成为了大明的辖境。
嗯,虽然表面上看,待遇比南掌、金边、大城、占城和交趾好。
但它的本质,还是大明的后花园。
只不过它带给大明的利益更直接一些:满剌加海峡!
同年,户部满剌加赋税司宣布,从广安十二年后,经从满剌加海峡的商船,除大明籍之外的,皆要按照所载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比略的赋税。
而只要按照规矩缴纳赋税,所有商船在满剌加海峡的航行安全,都将由大明负责。
大明开始雁过拔毛了!
.
...
https://xianzhe.cc/book/45508/2686884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