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铁路比预想的更早通车,这对大明巩固整个西部边疆意义是重大的。
在铁路通到安域城之后,大明军队的行动就不再限于西域行省本身了。唐古乌梁海以北的地区,开始出现大明军队的身影。
有鉴于漠北地区地域太过辽阔和广袤,朝廷出台了一个政策。为国效力过的退役军人,可以在兵部设的办事处注册成立西伯利亚垦荒自卫队,自愿赴剑河、漠北一带为国义务戍边。除了退役军人外,经过认证的草原部落武装也可以组建自卫队到这一地区。
虽说是义务过去的,但国家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吧?在这一地区存在的自卫队,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和军械。另外他们可以在驻扎区域自由开垦土地和采掘矿产,三十年内不用向朝廷纳税。
当然、对于这种半民间武装,朝廷是有严格限制的。每支队伍的武装人员总数不能过五百人,建设的永久驻扎地点必须在一里范围内,还有控制区域不得超过方圆百里。他们所拥有的火炮等重武器,口径不能超过一寸半,射程不能超过二里。
自卫队的管理岗位不可世袭,十年内领队必须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管理人员中进行轮换。自卫队必须组成五人以上的管理团队进行集体管理,管理团队班子成员有权通过表决罢免领队或者否决领队的决策。自卫队还需雇佣经过朝廷认可的中专以上毕业生,作为后勤和财务监管专员,监管专员要进管理班子,还享有朝廷发放的专项补助。
这些管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和制衡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防止这种不被朝廷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失控和做大做强。不过隐患还是不小,失控的风险还是有的。但面对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除了这种方式外,朱由检实在想不到更低成本的管理和开发办法。事急从权吧,等以后条件好转了再调整政策就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因为害怕噎着就饿肚子不是。
若是现在不用自卫队这种形式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就会被罗刹人钻了空子,将这一地区变成他们的地盘。
除了鼓励民间组建自卫队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外,朝廷还会陆续在这一地区建立若干个大型的劳改垦荒农场,将重刑犯及其家属发配到这一地区废物利用,让他们承担起开发西伯利亚的先驱任务,免得留在关内浪费资源。
眼下大明每年退出现役的士卒近二十万,这其中只有四五万人是可以被朝廷直接解决工作和待遇的。剩下的十几万人,需要自谋职业。自建或者加入垦荒自卫队和海外拓殖公司,对过惯军旅生活的退役士卒来说是个不错的选项。
相较于需要远赴海外的拓殖公司雇佣军,漠北虽然荒凉和偏远,但毕竟能直接走过去,所以自政策推出后,退役士卒对这门营生响应还是很积极的。两三年时间,已有数百支大小队伍涌向了漠北。他们沿着黑龙江以北,直至剑河流域建起了大大小的垦荒据点。将以前的罗刹人武装力量,尽数驱逐到了剑河以西。
如今剑河流域以东,很少再能见到成规模的罗刹人据点了。这就是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优势,要是以正轨军的方式控制这一地区,所需的人员和经费难以想象,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很难说。
https://xianzhe.cc/book/44477/1416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