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按照谭纶的指挥行事,闹不好功劳全在戚继光那里,他和俞大猷根本什么也捞不到。
就算俞大猷还有个指挥水师封锁的任务,可这伙倭寇是在岸上,有啥用?
不过刘显还没有愚蠢到指鼻子开骂,说谭纶就是帮着戚继光捞战功来了,用戚继光部新兵多作为理由。
“刘都督,本官刚才已经说了,戚将军部下多使用火器,正是正面迎战倭寇,消灭他们的不二法宝,没必要用将士们的性命去和倭寇死拼。”
谭纶只是淡淡说道。
先前刘显讲述局势时他就已经听得清楚,现在他们已经把倭寇挤压在一个半道之上,人马分散开,避免有倭寇突围而出。
俞大猷和刘显的人马,正好起到封堵倭寇突围路线的角色,否则他还会把三股人马分为前中后三军,分层次推进,到时候后面两部就更没有战功。
其实,很多战事中,都隐藏着这样的小插曲,或为保存实力避战,或为抢夺功劳抢战,只不过这一切都不会被记入史书中。
史书只会记录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他们和谁打了一仗,胜负结果为何。
但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是,在排兵布阵之中,各部就已经开始明争暗斗,只为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整个过程中,其他的都不重要,谁受到优待,谁又受了委屈,是没人会关注的。
谭纶来此,自然就是想要把此战最肥美的战功留给戚继光,不管刘显和俞大猷说什么,他都是不会听的。
而且,在他看来,有戚继光和俞大猷参战,此战必胜。
有这个判断,刘显说什么,其实已经无足轻重。
看到谭纶坚定的目光,刘显知道继续纠缠也讨不到好。
张臬不在此地,他还能说什么,总不能翻脸吧。
武将和文官翻脸,他也得有这个胆子。
就算此时传到张臬那里,张总督的脸色也不会很好。
不仅是因为怀疑刘显对文官的态度,更是他做为刘显的后台,以后在同僚面前很不好解释。
必胜当无悬念,做为胜利者,无论谭纶做什么都是对的。
而他继续纠缠传出去,只会是说他的不是。
更何况,俞大猷在一旁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低着头。
心中虽然不满,可是刘显还是冲谭纶抱拳应是,不过在心里,刘显已经打定主意自己这趟就是打个酱油了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https://xianzhe.cc/book/44260/1411983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