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撤下来的不到四百名手下,他把几个海匪头目叫到了一边,按照自己的计划,重新布置了一下。
县城不能打了,约定的汇合地点也不能去,自己这几百人直接在边上村子里抢点东西算了。
为啥说横井一郎蠢呢,是因为他不但对形式看不清,运气也不好。
刘参将到了南莫镇也是一直在关注富安、通海的情况。
扬州这些卫军的军官跟普通的卫军还真是有点不同,他们大部分出身淮军,算是淮王的嫡系,都是从边军身经百战的一些中基层军官提升起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要是在其他卫军,比如青州,遇到海匪登陆抢劫,他们应对速度至少延迟一倍时间。
这里还要说一个典故,淮王击败花刺得胜归来,属下两万淮军仅剩下不到六千。
新任榆林大将军李琰留下了五千人,作为淮军扩编的种子,剩下的一千人被淮王带到了淮上。
他的打算,淮军编成左中右三军,一军三营,每营三千轻骑,加上每位将军的一千亲军,成为拥有三万的轻骑突击军,作为关键时刻的冲锋使用。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不管对皇上还是淮王都有好处,皇上不会顾忌淮王的兵权,而淮王的这些下属也有了归处。
就这一点,李琰这个大将军就非常称职了,后来知道此事,周郡王、英国公也都是交口称赞。
刘参将也是遇到事了,今天这个大雨让他们两营人受了不少苦。
他们没有去新口,那里已经有了戍卫军的两个营,就新口那个地方,二千人已经装的满满登登的了,他们再去就涨了。
所以开始刘参将就没有想着去新口,他选了一个离富安和通海更近的南莫,到富安也就二十多里,到通海稍微远点,三十多里。
地方到是不错,典型的江南水乡,非常优美安静的小村庄。一条小河贯穿在村子中间,村子中间的石板路透着一股浓浓的沧桑味,一座座小桥横跨在小河上,显得别致极了。
就是有一点,村庄不大,不到百户人家,这二千人一下子涌进来,根本安置不下。
刘参将在胡天野地呆过,对于恶劣环境见识的太多,知道现在就是暂时的过渡,将就一下就好了。
村里的里正有点小机灵,直接把村里的私塾腾了出来,又趁着现在村里的谷仓是空着的,也全部腾给了官军。
最后又把一个不在本地常住的大户宅院收拾了一下,让刘参将带着亲卫住了进去。
你还别说,真就全部安置了下来,现在是夏天,没有这么多累赘,有吃有睡,蛮好了。
只是没有想到,这场大雨这么猛,谷仓到是没事,因为快要收割了,刚刚整修过,而私塾和大宅子不少地方都漏了,一下子把上千官兵在大半夜折腾起来。
刘参将这边刚准备派人去找点东西看看能不能遮点雨,大风一刮,雨又大,虽说夏天,搞不好病倒一堆,海匪来了还怎么打。
整整忙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是不用睡在泥水里了,上千人也躺下了,就三三两两的靠在一起,迷迷糊糊的睡到天亮。
村里的人还是知道利害的,一大早上就把操翻准备好了,搞的刘参将还不好意思。
他们本来带着干粮出来的,但是谁不想吃口热的呢。
刚吃了没一会,一个哨兵跑了进来禀报。
“大人,村南口那边过来好多人,全部都是散着的,推着车子,不像我们官兵,但是手里拿着家伙。”
刘参将不管到哪里,边军的习惯雷打不动,驻扎地周边一定要派人去放哨,哪怕在淮上那边腹地都是如此。
刘参将也是吃了一惊,这样的天气,不应该啊,海匪这时从哪里来的,是抢完了吗?
来不及犹豫了,他抓紧时间进行了布置,送来的功劳也是功劳啊。
跑在前面的近百名海匪,根本没有想到这个村子里会有官兵,顺着村口的石板路就冲了进来。
要说江南小村不好的一点呢,也有,就是虽然依河而建,但村口也就一段砖墙,加上大门楼和两扇大门。
这哪里经得住海匪的冲击,没两下就撞开了。
这些海匪闯进来就准备往村民家里闯,可是哪里知道,刘参将已经偷偷在村民住房边上埋伏了几百人。
几十名海匪根本没有任何防备,直接就去了姥姥家,剩下机灵一点的,发现不对,掉头就跑。
刘参将不但在这里安排了人,在整个村庄里都把人撒出去了。
https://xianzhe.cc/book/44064/1361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