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秋高气爽。
广丰村新铺的柏油路面上,晒满了黄澄澄的玉米,看着异常的喜人。
林涛后世曾经在卫星电子地图上搜索过自己的家乡,这地图分辨率是非常高的,能够看到自家门口晒的玉米,院子里新拉的还没入仓的煤,还有院子里的拖拉机。
这个时代,村子里主要种植的是小麦、玉米、油葵等,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
随着秋收正式拉开帷幕,村子里关于林涛和棉花价格的讨论也淡了下去,毕竟棉花在村子里种植的面积并不大,除了那几户种棉花的和想要看林涛热闹的以外,其他人不太可能保持太持久的热度。
林涛对这个并不在意,他算算时间差不多,此时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把自己买到的那两家地里的棉花收了。
周五,林涛来到了乡里的中学,找到了自己当初的班主任,现在的校长赵风杰。
这个时候的中学还比较简陋,这里也没什么保安,人员是可以直接出入的。门口就一个看门的老头,通常也不拦人。这个时候人们也都比较纯朴,对学校还是抱着崇敬心情的,不会有后世那些听起来很恐怖的事情。
林涛很容易就进了学校,然后直接到了赵校长的办公室。
从门外,林涛看到赵校长正在看着文件,便敲门进去:
“赵校长你好!”
“你是……林涛?”赵校长有些纳闷,又有些惊喜,林涛算是他带班的时候非常出色的学生了。班里考上高中就不到十个,林涛成绩排前,后来林涛在高中期间又回来看望过老师两回。林涛刚进高中的时候,排名还在学校的靠后,但他这人属于后期发力,很快就把成绩提了上去。虽然最终考大学不算是很好的学校,但在中学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现在林涛回来了,赵风杰自然非常的高兴,他和林涛聊了会儿过往,便直接问道:“林涛,你这次来,不会是单纯的看望我们吧?”
林涛笑着说道:“不是不是,我这是来找校长帮忙来了!”
“有什么事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会帮的。”
“是这样。”林涛说道:“我记得咱们学校是有勤工俭学传统的吧?我们家里承包了几十亩地的棉花,如今还没采摘,想趁着周末从学校找两个班的学生帮我们家摘一摘棉花。”
“好事啊!”赵风杰一拍大腿,笑着说道:“这哪是找我帮忙,这是给我们学校解决困难来了!”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勤工俭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主要内容从捡麦穗、参加地里劳动,到后面的捡番茄、捡棉花、摘啤酒花。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学校的勤工俭学的形式主流就成了拾棉花,甚至于隶属于兵团的大学生都会跟着拾棉花,几年后才被废止。
勤工俭学,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定的任务量,捡不够的,可能还会倒贴钱。不过像这种短期任务,任务通常都会压的很低,基本保证每个学生努力后都能完成,超额的量通常会折成现金方式奖励给学生。这也是学校创收、开拓收入渠道的一种方式。最终大部分收入,会变成学校的费用、班费。
九十年代末,学校能够得到的拨款有限,所以勤工俭学非常的流行,因为大都是利用周末时间,不耽误上课,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校方、教师和学长也都比较赞同。
https://xianzhe.cc/book/4378/112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