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此刻,当申屠嘉亲自找上自己,豪不似作伪的道出那声‘臣乞骸骨’时,本该喜上眉梢的刘启,却又不由自主的稍皱起了眉头······
“许公卿致仕,告老还乡,确实是朕应该做的;”
“但让丞相晚年告老,除了北平侯外,便再无先例。”
“丞相想要告老,朕,恐怕不能答应。”
沉声说着,刘启面做迟疑之色,目光却是悄悄锁定在了申屠嘉的面庞之上,似是不愿错过申屠嘉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申屠嘉却并没有注意到刘启的目光,只是悠悠然又一声长叹,旋即浅笑着抬起头。
“自太祖高皇帝以来,汉家便有先做九卿,然后平调内史,之后任御史大夫,最后拜相的惯例;”
“臣告老之后,陛下自然应该拜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
“至于晁错,既然已经被陛下任命为内史,那也必然是陛下有意,让晁错日后担任丞相;”
“此番,陶青做了丞相,晁错也就可以递补御史大夫的空缺,更顺利的推行《削藩策》,并为日后,从御史大夫升任丞相做准备。”
毫不迟疑的道出此语,申屠嘉又稍一思虑,不忘最后补充道:“如果陛下对陶青不满意,想要让其他的人做丞相,那也可以直接告诉臣。”
“——我汉家,历来也有上一任丞相,指定下一任丞相的传统;”
“如果陛下属意的人,能力足以承担丞相的责任,那臣会亲自上奏表,请求陛下拜属意的人选,为臣的继任者······”
听到这里,尤其是听到申屠嘉,已经开始考虑起自己的继任者,刘启也终于确定:申屠嘉乞骸骨,恐怕不是‘以退为进’,而是真的想要辞官告老。
意识到这一点,刘启只觉一阵莫名而来的烦闷,于是便站起身,烦躁的深吸好几口气。
“丞相,为何就非要和晁错、和《削藩策》过不去呢?”
“为了得到丞相的支持,朕可谓是费尽心机,给足了丞相尊敬!”
“丞相为何,就不能助朕削藩,平定关东呢?!!”
说到最后,刘启的语调中,已然是带上了些许不忿。
但此刻的申屠嘉,对刘启却早已是心如死灰······
就见申屠嘉闻言,满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便也站起身,喘着粗气,对刘启躬身一拜。
“《削藩策》可能引发的后果,臣,早就已经告诉过陛下了。”
“——而且不止一次,甚至不止十数次,乃至数十次。”
“臣知道,陛下踌躇壮志,想要早日解决匈奴人侵略边境、侵扰边民的问题,所以才这么急于安定内部、安定关东。”
“但即便如此,臣也依旧以为:晁错的《削藩策》,太过急于求成,打击面实在太大;”
“削藩的对象,更是将关东宗亲诸侯十几家,几乎全部涵盖其中!”
“一旦《削藩策》得以推行,那下一步,陛下恐怕就要准备应对有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诸侯叛乱了······”
说到《削藩策》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申屠嘉黯淡的目光中,稍闪过一丝精光;
但很快,那精光便如刘启的‘仁慈’般,一闪而逝······
“陛下想要削藩,臣明白陛下的心意,也并不反对;”
“但晁错的《削藩策》,臣,实在是无法苟同。”
“既然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推行《削藩策》,而臣也断然没有赞同《削藩策》的可能,倒不如让臣就此告老。”
“算是陛下仁慈,给臣留最后一分体面;”
“也算是臣在《削藩策》一事上,最后的让步了······”
https://xianzhe.cc/book/43268/1290793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