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也给了一些人机会。原本,统兵大将只在战时接触部队,而部队作战结束后,各回各营。如今,统兵之将也是练兵之将,上下一体。
因此,石亨、张辄等人,都可以借机拉拢一些勇士,结成党羽,以为自己的死士。
夺门之变时,曹、石的实力当然没有那么强。不过,事后,得到赏赐的将士达4000人,即便有些是事后来冒领的,但事变时规模应当也是不小的。
或许,这也是于谦死后,已做出成绩的团营被取消的原因吧。
结成一党的“夺门派”于谦不结党,但对手会结党。这些结党者,实力都很强。总兵官石亨,是团营十营的总兵官。
太监曹吉祥,是司设监太监。表面位置不高,但实力很强。早在当年随王瑾出征时,他就私养番将健卒,后来,他又奉命为团营监军,其私人武装自然更强了。
一个是总兵官,一个是监军太监,两人勾结到一起,能如何发展,自然不言而喻。
此外,中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少保张輗,领宿卫。
其弟张軏,也曾任前府右都督,只是被于谦弹劾了。
他们的父亲张玉是当年随朱棣靖难的首席大将,兄长张辅也是重臣名将,其家族实力非常强大。
此外,左御史杨善,副都御史徐有贞,是都察院领导,为天子耳目风纪,对百官、将领的情况都有相当了解,提供了情报网络和参谋大脑。
旋即,他们找到了最大的支持者——孙太后。
太后的关键作用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徐有贞找到太后,提出拥立英宗复位的想法,得到了太后的认可。
当时有两个太后,英宗的生母孙太后以及景泰帝的生母吴太后。不过,孙太后原就是宣宗皇后,地位高于吴太后。
各自的选择对于危局,于谦与他的对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于谦想要帮助朝廷平稳过渡,自然是争取早立储君。只要储君立定,政变将既没有借口,也没有必要。当时,普遍认为,将被立的太子将是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明英宗的儿子作皇帝,他继续作太上皇。由景泰帝亲自指定英宗的儿子为继承人,消除矛盾,平稳过渡,这是一个能够安定形势的办法。
在于谦等人的努力下,景泰帝答应于正月十七早朝议论立太子之事。正月十六日夜,于谦带群臣起草了一份奏疏,大家逐一签名,一直搞到傍晚。如果一切顺利,次日早朝,太子确立下来,平稳过渡的问题就算解决了。
然而,次日早朝,他们等来的天子,却不是景泰帝。当晚,于谦的对手门,选择了发动政变。
徐有贞又顺路邀请了杨善和王骥作为同党。杨善和王骥二人都表示要以死报答太上皇。王骥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还将儿子和孙子都带在了身边。三方人马会齐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后,又等到了张鞁率领的大队京营兵,一齐向皇城进发。张鞁调兵进城是借口瓦剌骚扰边境,要保护京城安全。而石亨掌管皇城钥匙,所以能够通行无阻。四鼓时分,大队人马从长安门直接进入皇城。进入紫禁城后,徐有贞重新将大门锁上,防止外面有援兵进来,并将钥匙投入水窦中。皇城内的守军见这伙人十分奇怪,不明所以,但也不敢过问。
小说【《大明求生记》】之 第四十章 夺门之变(上)是不是有一种激昂的感觉在澎湃
作者【拉拉袖】没日没夜精心构思的经典优秀作品 的这一本【《大明求生记》】之 第四十章 夺门之变(上)是给力网友自发转载作品
《大明求生记》之 第四十章 夺门之变(上)书看到这儿了佩服不佩服咱们的作者拉拉袖当然了最优秀的应该是您才对
其实我就是想问问这本小说还有资格入您的法眼吗《大明求生记》之 第四十章 夺门之变(上)要是还不错的话可一定不要吝啬您的正版支持啊!
https://xianzhe.cc/book/43004/1269384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