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言论之后,高水寒看向并坐在上方的王忠嗣及高仙芝。
这两人,手握西北三道,近二十万大军,百万军民。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除了朝廷和皇帝之外,在西北所有人都需要仰仗他二人的态度来存活。
而在周围,陇右河西的臣属官员较多,跟随高仙芝从安西而来的却只有甄泥等安西军政兵马司里的寥寥数位参谋人员。
听着高水寒的一番激昂澎湃的描述,王忠嗣不禁喜上心头,转头喜盈盈的看向坐在边上的亲家公。
“寒哥儿虽不过二十余,却已有如此见识,平日更是沉稳有加,倒是中丞培养之功啊!”
然而,亲家的夸赞,却是让高仙芝老脸一红。
连连摆手:“不过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也就你爱屋及乌之下,对他这般看重。说起来,倒是我家这小子,能求娶大将军家的小娘子,是我高家的福气。”
???
正等着西北三道两位扛把子给出意见的高水寒,看着这两人有来有回的进行着友好的商业互吹,不由傻了眼。
我正在说着军国大事,你们搁着儿女情长?
似乎是感受到了高水寒目光之中的腹诽。
高仙芝一回头,暗暗的瞪了儿子一眼:“继续说。”
得!
高水寒轻叹一声,稍稍整顿了一下思绪,深吸一口气:“某以为,西北三道,并北庭都护府,当从即日起,设立军功屯田之制!”
一言而毕。
正准备和王忠嗣继续商业互吹的高仙芝,当即愣住,皱紧眉头深深的看向自家儿砸。
王忠嗣亦是有些意外,却是先行扫眼,将在场的河西、陇右两道臣属官员审视了一番。
而高水寒的这番言论,也顺理成章的引来了正堂中所有人的关注。
只有甄泥以及他所带领的一众军政司参谋们,面带激动,眼露期待。
“西北三道,若要真正成为大唐屹立在西北边陲的定国神柱,当效仿秦商公之志,以军功屯田,激励边民!”
“现行西北三道军中,年事已高者,当退居二线,整顿诸军,化设作战军营及后勤供应镇守军营,再以军功屯田制,安置此次迁移百姓,从中招募健壮,充实西北三道,尤以安西为首之新军,操练待战。”
“除却此制,西北三道当推行教化,广教平民,开民智。”
军屯,教育。
这是高水寒目前想要立即推行至整个西北三道的重要政策。
虽然军功屯田制度,长久发展下去,会陷入到无地可赏的地步,但在发展的初期,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奇效。
而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所产生的作用,更不用详尽解释。
只是。
这样的改变,对于王忠嗣和高仙芝来说,却是从未设想过的事情。
大唐是以均田制建立的皇权统治,虽然现如今均田制已经日落西山,形同于无。
但若是在西北三道推行军功屯田制,却必定会招致诽议。
至于高水寒所说的开民智,这倒是会受到士林的吹捧。
但也仅仅是吹捧而已。
https://xianzhe.cc/book/41925/1186073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