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蒋琬凑过来,只见孙绍写的是一首诗,整诗只有去去二十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二人初看只觉得这诗文采不堪,意境一般,与江东军更是没有半点关系,不过仔细揣摩之后,二人却连连高呼:「主公高明啊!此诗可抵十万兵马,一旦传遍江东,至少可保江东与长沙三年相安无事啊!」
孙绍哈哈大笑,他虽然志不在做文抄公,但如果抄袭一首诗能够让他的东线战场能够与孙权相安数年,他绝不介意做文抄公。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孙绍可以肯定还没有面世,至于曹植到时候用什么来保命,却不在孙绍考虑范围之内了。
为了让效果更好,法正亲自前往周瑜大营一行。
周瑜果然并没有因为法正是孙绍派来的有半点优待,法正一路
直到周瑜帅帐,途中士卒个个神情威武,刀斧剑戟,一应俱全。
法正面不改色,到达帅帐之后,周瑜面色冷厉,沉声问道:「法正,你们擅自抢夺江陵,如今还敢来我军中示威,是欺我军中无人么?」
法正恭敬地向周瑜拱手行礼,然后又对着在座的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各行了一礼,这才朗声道:「大都督何出此言?我家公子尊大都督为世叔,礼敬非常,从不敢冒犯。公子与吴侯更是同宗同族的亲叔侄,同为江东猛虎的虎子虎孙,本是一家人,何必讲两家话。我来之前公子也曾交代,他本是为了与都督一起对抗曹操,若是都督介意,我们便立刻退回江南,将江陵拱手相让!」
法正此言一出,周瑜面色不变,帐中诸将却是面色各不相同,董袭大声道:「既然如此,那你们便回江南去吧,多谢公子美意了!」
蒋钦、周泰对视一眼,蒋钦开口道:「元代,何必着急呢,且让先生把话说完。」
董袭撇了撇嘴不在说话,法正笑道:「董将军稍安勿躁,公子有书信一封呈与大都督和众位将军,请容在下念完书信。」
周瑜端坐主位,双手虚压示意众将不要轻举妄动,然后淡淡的道:「先生请便!」
法正拿出孙绍手书,朗声念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法正念完,拱手将书信奉给周瑜,周瑜面色虽然平静,但想到孙策,想到孙绍曾经围着他一声声叫着「世叔」,他的平静彻底被打乱了,就算是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法正却看到了周瑜结果书信时的手微微颤动。
帐中大将们一时没有听懂此诗的含义,周瑜叹了口气,道:「先生请到帐中稍息,容我与众位将军商议片刻。」
法正拱手告退,在亲兵的带领下去歇息。
周瑜又将这首诗当众念了两遍,这诗并不难懂,读了三遍之后,即便是大老粗们,此时也听懂了孙绍诗中之意。
蒋钦、周泰是跟随孙策最久的人,这首诗让他们再次想起孙策,蒋钦叹了口气道:「孙绍之言不无道理,我们总不能兄弟阋墙,便宜了曹操那厮。末将建议维持如今局面,与孙绍同盟共抗曹操!」
周泰立刻附和的点了点头。
陈武道:「若是孙绍当真退回江南,那么我们就要独自面对来自襄阳曹操的压力,江夏到江陵陆上不如襄阳到江陵便利,水军却要经过孙绍的地盘,若是将孙绍逼回江南,我们水利之便就不复存在了,仅拼陆上,只怕非是曹军之敌。末将也以为,目前取江陵弊大于利!」
就连刚刚对孙绍敌意颇深的董袭也叹了口气道:「孙绍与主公毕竟是亲叔侄,是战是和当由主公亲自定夺,末将建议按兵不动,将此事报与主公定夺!」
周瑜见众将都已经表达了各自的态度,道:「既然如此,我们便暂时退回江夏,一方面将此事报与吴侯。另一方面,孙绍此时求和,必然是要有所动作,其目标必是曹操,此时我们若是在此或者进兵,孙绍有所顾忌必不敢动,我们若是回江夏,孙绍没有顾虑,与曹操必有一战。我们不妨坐山观虎斗,待尘埃落定,主公回复也该到了,届时我们再商议如何行动,诸位以为如何?」
众将都没有想到坐山观虎斗这一层,对周瑜的分析更是心服口服,就连担心周瑜偏袒孙绍的董袭也丝毫没有觉得周瑜这么做是为了孙绍,于是一齐道:「大都督英明!」
周瑜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道:「好!那边如此决定了。来人,请法正先生来!」
周瑜很快将众将商议的结果告诉法正,法正拜谢之后拱手告辞。
法正走后,周瑜也没有拖沓,立刻下令班师,江东军当天便从华容撤走。
得到周瑜已经退兵的消息,法正、蒋琬对孙绍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孙绍则又写了一封书信给长沙的黄月英,让她准备好一些礼物,并派一个合适出使的人来江陵。
随后孙绍又让法正,命令将这首诗散布于江东各地,务必要让江东尽人皆知。
免费阅读.
https://xianzhe.cc/book/40677/1318424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