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仙者小说网 > 洪荒:玄门大师兄 > 468 时间之河生宝莲(求订阅,求月票)

468 时间之河生宝莲(求订阅,求月票)

如果是前者的话,说明道祖觉得见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很可能是三位师长遭遇到了非常险恶的事件,但是凭自己的力量却帮不上什么忙,所以道祖不想让自己知道更多情况。</p>

如果是后者的话,说明道祖在和魔祖的对抗中大概率是落入了下风,以至于都无法顾及其他。</p>

玄诚子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p>

因为身处三千大世界时,他明显能够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道之力变得比之前更加薄弱了。</p>

或许这也正是道祖支持他建造长城防线的原因之一。</p>

长城防线一旦建成,洪荒与三千大世界紧密相连,天道也能够彻底将三千大世界囊括在自己的守护之下。</p>

仔细思索一番后,玄诚子打定了主意:“咱们先去娲皇天原先的方位看一眼,然后再同去寻找紫霄宫。”</p>

青鸾自然没有意见。</p>

事实上,她会和彩凤兵分两路跑来通知玄诚子,便已经把他当成了主心骨之一。</p>

在女娲圣人不在的情况下,她们能够信任的,同时也是她们最熟悉的人就只有两个。</p>

一个是伏羲圣皇,一个玄诚子。</p>

所以她们干脆兵分两路,两个都通知。</p>

打定主意之后,玄诚子叫来广成子、赵公明等人,说明自己有事要离开一段时间,交代他们按图施工,尽可能快的完成长城防线建造事宜。</p>

他没有把三位师长失踪的消息告诉众人。</p>

倒不是他不信任这些师弟、师妹,而是这个消息太劲爆了,只怕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再也无心建造长城防线。</p>

<a id="wzsy" "://siluke/0/111/111221/">《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a></p>

而且在场的也不仅仅只有玄门弟子,人多口杂,万一这个消息被有心人听了去,很可能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骚乱。</p>

很快,他冷静地把一切事情交待完毕,然后祭出混沌钟和青鸾一起消失不见。</p>

黑渊魔龙被他留给了龙吉,靠着金紧禁三道咒术,即便龙吉只是太乙金仙,也能够轻松号令这一尊准圣大能。</p>

这样一来,长城防线上也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准圣大能坐镇。</p>

不过玄诚子依旧不怎么放心,传讯让多宝如来亲自前来坐镇。</p>

相信有他在,震慑一些心怀不轨的宵小应该不成问题的。</p>

混沌钟依靠空间跳跃的方式来赶路,效率非常之高。</p>

青鸾仙子行了十数年的路程,依靠混沌钟的伟力两人不过只用了三日便抵达了目的地。</p>

随着最后一次空间跳跃结束,出现在玄诚子视野内的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混沌海。</p>

茫茫混沌,雾霭纠缠。</p>

混沌海中浪潮翻涌,不时传来“轰隆”巨响。</p>

一道道黑色的秩序神链形成风暴向四周席卷而去…</p>

说是风暴,其实是法则碎片、秩序神链、大道符号等等聚集在一起,演变成浩浩荡荡的混沌乱流,任何事物被卷入其中都会被瞬间撕成最细微的粉末。</p>

“这里就是曾经娲皇天所在的方位。”</p>

青鸾仙子神情悲戚地道。</p>

玄诚子微微颔首,他也来过不止一次,记忆中娲皇天的确始终都在这个方位,并没有移动过。</p>

而今那一方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直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狂暴的混沌风暴。</p>

“我来试试能否看到一点过去的碎片。”</p>

玄诚子轻声交代了一句,眼中现出一条苍苍莽莽的大河。</p>

看不到其源头,也看不到其尽头。</p>

只能看到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每一朵浪花中都仿佛包含着无穷的世界碎片。</p>

这便是时间长河。</p>

沿着长河顺流而下可以到达未来,沿着长河逆流而上可以到达过去。</p>

不过如果有大能屏蔽了自身存在,那么在时间长河中便看不到他的身影。</p>

一般情况下,圣人连同座下亲传弟子都不会出现在时间长河中,避免被他人推衍算计。</p>

玄诚子此时踏足时间长河,本也没指望能够看到四位圣人,他只想试试能否看到关于娲皇天的一点零星碎片,然后从中推测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p>

可惜的是,他什么也没有看到。</p>

整个娲皇天就像是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p>

不过就在他打算离开时间长河之时,一朵由黑金红三色的灵光突然自时间长河中破浪而出,来到了玄诚子的身前。</p>

“三十六品诛魔宝莲!”</p>

玄诚子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宝贝,同时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也做不了假。</p>

可这宝莲竟然是从时间长河内跳出来的!</p>

它是来自过去,还是来自未来?</p>

https://xianzhe.cc/book/40503/12950853_2.html

本站地址:xianzhe.cc
最新小说: 道修至尊 杨康的幸福生活 一切从葫芦娃开始 大灵王 无良天尊 东皇太一 宇宙变 独步仙尘 一尘惊天 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