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原因是你拍摄了很多的素材,你有很多不同的片段供你选择,你也因此有了许多搭配的方式。但这些组合有好有坏,还带有必须性。
你只能挑选一种尽可能完美的组合方式,而这个过程即是不断试错,不断推翻上一种选择的过程。
而这些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片段,但无论怎么剪,都不可避免会舍弃一部分,这种感觉就像是抛弃战友,抛弃孩子。
裴阳真的很痛苦,不单单因为选择恐惧症。
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剪辑是一种很吃灵感和经验的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剪辑鬼才都很年轻,因为他们有充沛的灵感,剪辑大师的年纪都比较大,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裴阳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年轻,有用不完还时不时就再跳出来的新的灵感。
但他很没有经验,属于那种连学院派模板化最低b-级都没有。
所以他的剪辑等于一场豪赌,要么一举成功,成为一代剪辑鬼才,片子成功,大卖,以大魔王的身份突破大赛海选,要么就直接失败,把好好的拍摄片段剪成一坨shit,钉在华夏电影史的耻辱柱上。
裴阳当然很努力,因为他不想名留青史(没有黑毕导,真的)。
所以他很后悔没有留几天体验卡的时效,用来搞剪辑。
他此时就在细腻程度和温暖程度的选择中发生了矛盾。
倘若他用了柯景腾的细节表演,会显得柯景腾的人物很丰满,但也因此会造成故事过于温暖,超出了裴阳要的那种淡淡的朦胧的感觉。
这也就反应了一个问题:在电影中,是人物为故事服务,还是故事为人物服务。
你的电影中,是要用人物来讲故事,再来反映你的态度和观点,还是用故事来塑造人物,你的态度和观点是低于人物的丰满程度的。
而显然,裴阳选择了故事,所以他舍弃了柯景腾的那段细节表演。
他最想要的,还是那种朦胧和青涩。
而为了这个目标,他甚至愿意剪掉无关的所有的镜头,包括他的新任女朋友——夏一可的镜头。
在剪辑中,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东西,一种是褐色的饮品,带气的那种,另一种是一包棍棍,能点的那种。
少了这两种东西,就仿佛少了灵魂,尤其是后一种。
所以裴阳点上了一根和天下,吸了一口。
他其实是不太喜欢这种味道的,但没办法,真的就奇怪的要死。
这种东西就像是开关一样掌控着你的灵感,就像是一种附魔仪式,就像是一种仪式感。
不过裴阳虽然需要它带来助力,但他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他控制着自己,不愿意成为那种东西的奴隶。
一直剪到傍晚,裴阳才放下手中的活。
他拿起静音的手机,却发现以往像是只点子麻雀的夏一可居然没有发来哪怕一条消息。
裴阳无奈的笑了笑,看来这个小东西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他在微信上打字道:
裴阳:[女朋友?]
裴阳:[饭否?]
https://xianzhe.cc/book/39697/107812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