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这种稻谷在江南各地大规模的种植,那么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立马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说到这里,李建成的心情明显变得激动了几分。
吃饭问题, 这是最大的问题。
但凡是百姓还有一口吃的,就很少会选择去造反的。
说白了,吃饭问题, 那是跟大唐江山的稳定问题划等号的。
“大郎还说在大海的另一边,有亩产千斤的粮食呢,这话你也信吗?
南洋那边瘴气横生,是不是真的有他说的那种稻种,我觉得要先看看再说。
没有必要在此之前把事情搞得大家都知道。
要不然到时候万一不是这样,会有损大郎的名誉。”
郑观音对于李承宗可是非常爱护的。
如果南洋真的有这种稻谷,那么李承宗安排人去找回了这种稻种,肯定可以得到不少的好处。
但是不着急这一时半刻。
毕竟没有人敢跟他抢功劳。
可万一这个事情不是真的,早早的把这事宣扬出去,那就不好了。
“说的也是,那就看看再说吧!”
……
武德六年春。
当渭水书院放完寒假,再一次开始上学的时候,里面的人气明显有了很大的上涨。
而在最近一个月,李承宗也是收获满满。
之前安排褚遂良去找的人才,又有了大收获。
王玄策和席君买,都已经顺利的找到了。
原来,席君买是在去年底才加入到了大唐的军队之中,难怪之前一直找不到。
至于王玄策,同样是去年底才被任命为黄水县令。
好在褚遂良虽然心中有疑问,倒也不会质问李承宗,为何在前年就安排自己去找王玄策和席君买。
“世子,林邑王安排使臣进贡,我觉得趁着这个机会安排船队去探索南洋,那是最好的机会。”
王玄策刚刚投靠李承宗,自然是希望早点立下一些功劳。
长安城这边的很多事情,有褚遂良、马周、刘仁轨等人帮忙,王玄策想要出头,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但是海外的事情的话,就不一样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王玄策发现李承宗非常重视南洋、倭国和朝鲜半岛上面的事情。
甚至已经开始安排了人员去登州和扬州修建造船作坊。
这是显然要在海外大干一场的动作啊。
所以王玄策立马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玄策你说的没错,这段时间渭水书院的科学系,我也会先给学员们上几门跟大航海相关的课程,到时候你好好的听一听,然后下个月就带着船队先去一趟朝鲜半岛和倭国。
回来之后再接着去南洋。”
“世子,为何不直接下南洋呢?”
“去倭国和朝鲜半岛的海域,我们大唐还有一些了解,但是南洋那边的情况,就相对陌生很多了。
安全起见,你还是带着船队去倭国先练一练手。”
https://xianzhe.cc/book/39018/112813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