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载和骆南斗一起见过了文太守。文太守受了礼,又朝周钧问道:“某听闻,周监欲在沙州大漠中重开商路,大漠中流沙遍布,尘暴漫天,其中凶险,外人恐怕不知。”
周钧:“我自有办法,可保商队和行客安全穿过大漠。眼下麻烦在于,沙州境内的驿站和货栈,还有多少能用?倘若想要修复,又要花费多少?”
文太守走到沙州舆图之旁,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道:“唐六典计,凡三十里一驿,大唐辖驿站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而沙州城的周遭,就有三十五处驿站。每一处驿站中,又有驿舍,驿田,驿夫,驿马、驿驴、烽台、藏窖、守卒等配置。”
“三十五处驿站中,其中有八处,地处瓜沙二州交界,人员往来频繁,当下保存较为完善,分别是州城驿、清泉驿、横涧驿,甘草驿,新井驿,广显驿、乌山驿和已上驿。”
“剩下的二十七处之中,有十三处位于城西,使用较少,又缺少人员驻扎,所以房屋器物年久失修,需要花下一番大力气去重建。”
周钧听到这里,问道:“总共三十五处,眼下只说了二十一处,另有十四处呢?”
文仲俞:“最后的十四处驿站,都是前朝留下的站点,它们大多位于沙州的腹地,也就是大漠之中。由于丝绸之路改道伊吾,那些驿站早就无人在用,已经在风沙中分崩瓦解,成了一堆废墟。”
见周钧点头,文仲俞又说道:“比起重建驿站,还有一件事情,也是麻烦,那就是道路。沙州大漠之中,有峡谷、风岩和瘴地,过去都有桥梁和挂索,可供商队和行客穿过,如今通路毁坏,赶路之人,只能在大漠中绕远,另寻小径。”
周钧与身边的柳载和骆南斗说了几句话,又向文仲俞问道:“从沙州前往西域的商队和行客,如今还有多少?税贡几何?”
文仲俞:“沙州大漠,每年的六月到十月,是出行的最好时机。其它日子里都是风季,狂风肆虐,黄沙漫天,人一旦走进去,寸步难行。那五个月里,途经沙州城的商队和行客,总计大约有八千余人,收上来的税贡大概是一万一千贯。”
周钧听了也是一惊,敦煌在两汉时,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每年途径这里的商队,遮天蔽日、络绎不绝,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在此交汇,敦煌华戎所交,是当时的西域门户,更是帝国内的一大都会,甚至有世界四大古文明汇流中心的地位。
而天宝年间,敦煌没落了下来,郡内的常住人口,还不及汉朝鼎盛时的一半,往来商队更是不足从前数量的零头。
想到这里,周钧向文仲俞问道:“既然敦煌商路凋敝,那城中这么多人,平日里的讨生,又是来自何处呢?”
文仲俞:“敦煌郡内气候干燥,雨水稀少,西汉曾在疏勒河和党河开渠引流灌溉农田,并用掘堰、筑堤、凿井等方式,开辟水源和调节水量。汉武帝元鼎六年时修建的马圈口堰,更是敦煌屯田的重喇
“郡内的屯田之地,就在玉门关外,分别承自于汉时的大煎都候官辖境,宜禾都尉辖境,阳关都尉所辖渥洼水西岸。这三处屯田区,每年盛产的粮食,可供上万大军使用。”
周钧:“原来敦煌境内有这么多的良田。”
文仲俞:“敦煌不仅有屯田,由于城池地处龙勒山口之北,是吐蕃入大唐的关隘据守,城南驻扎着豆卢军、子亭守捉等等军队……所以说,如今的敦煌虽然商业不兴,但却也是屯田重镇和军事溂
周钧轻轻点头。
经过文仲俞的一番解释,他算是对敦煌当下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周钧年前曾在长安夸下海口,说是重建敦煌商路,能为朝廷每年带来两百万贯的税贡。.
如今这么一看,敦煌郡的商路税贡每年只有一万多贯,距离目标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https://xianzhe.cc/book/38894/2685106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