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负责编修史册,科举考查,起草诏书,经筳,侍讲,陪皇帝读书等事务,大致上相当于皇帝的智囊和秘书机构。
虽然只是个五品衙门,但是翰林们都是饱学之士,清流之选。
因为经常能见到皇帝,跟皇帝关系比较亲近。翰林院就常常成为一个旋转门,翰林们也比较容易从这里走出去当官儿。
科举——翰林——入仕,是文人们的理想之路,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的完美体现。
当然,朱厚照对翰林们目前的现状是不满意的。
原因很简单,翰林们虽然都是饱学之士,但所学尽是所谓的圣贤之学,不是他希望的所谓太祖之学。
把上课地点选在翰林院,就是希望这些翰林们,首先转变思想,学会太祖之学。
他理想中的翰林院,应该成为大明的国家科学院。
这个国家科学院,应该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包括儒学等学问的社会科学院,二是包括太祖之学的自然科学院。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和社会的,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和物质的,两者缺一不可。
这才是翰林院应有的本来面目。
今科的所有举子,国子监祭酒唐亭率领的国子监一些人,翰林院的所有人员,包括朱厚照的老师杨廷和都来了。
还有一些人,是自己主动来的。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东厂提督丘聚、西厂提督谷大用和另外几个太监,都是自己主动来的。
王守仁的父亲,礼部左侍郎王华,杨廷和的儿子,也就是三国演义开篇那首《临江仙》的作者杨慎,都是自己来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朱厚照不认识。
不管是什么人,都抱着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要看看这个所谓的太祖之学,到底是什么东西。
皇上亲自给上课,自然都规规矩矩的。
年纪再小,那也是皇上,况且还有那么多锦衣卫在一旁虎视眈眈呢。
今天上午朝会的事情,很多人都听说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朱厚照进来,众人一起下跪。
“都起来吧,这就开始上课。”
众人起来,坐在自己的小马扎上。前面是一张小几,边上摆着笔墨纸砚、镇纸之类。
“所谓太祖之学,是融汇了古今中外各种学问的集大成学问。虽然博大精深,但并不神秘。有些学问,其实你们也会。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今日所讲,首先是一些符号。”
“这些符号,其实是文字中的一部分。在今后各个科目的学习中,都要用到这些符号。所以必须会读,会写,记在心中。”
“首先是数字符号,一共十个数字,就是0、1、2、3、4、5、6、7、8、9。分别对应汉字的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朱厚照在纸板上,用毛笔分别写了下来。
“比如说,顺天府有口一百五十六万七千八百六十口,这样写出来,需要这么长时间,占用这么大地方。用符号写出来,是这样的:1567860口。逢十进位,从后面数,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就是1567860。”
https://xianzhe.cc/book/36912/9889194.html